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七叶树传说
七叶树,别名天师栗、开心果、猴板栗、菩提树、娑罗树等。在北京潭柘寺“帝王树”(银杏)近侧,有两棵伟大七叶树古树,树高25m,胸围5.2m,树龄约800年,树旁的标识牌上写道:“娑罗树,又叫七叶树。原产于印度。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出家成佛、弘扬佛法和涅口均与此树有关,被以为是空门宝树。由于释教传到我国,此树也随释教移植到各大寺院。此为中国华北地区较古老的娑罗树。”但这种解说是禁绝确的,现实上七叶树、娑罗树各不相同,通常说的空门圣树有四种,一是佛祖诞生处的树,名无忧树;二是佛祖成佛处的树,名菩提树;三是佛祖精舍(栖身和说法的地方)处的树,名七叶树;四是佛祖涅口处的树,名娑罗树。在中国将七叶树混同为娑罗树,可能与七叶树的种子作中药时名为娑罗子有关。
形态特征
七叶树(A chinensis)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5m,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毛或嫩时有微柔毛,有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皮孔。掌状复叶,由5—7枚小叶组成,叶柄长lOcm—12cm,有灰色微柔毛;小叶纸质,长圆披针形至长圆装倒披针形,稀长椭圆形,先端短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钝尖形的细锯齿,长8cm~16cm,宽3cm~5cm,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后头淡绿色,无毛。花序圆锥形,长20cm~25cm,花序总轴有微柔毛,小花序常由5朵~10朵花组成,平斜向舒展,有微柔毛,长2cm~2.5cm,花梗长2mm~4mm。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花萼管状钟形,长3mm~5mm,外面有微柔毛,不等5裂,裂片钝形,边缘有短纤毛;花瓣4,白色,微带红晕,长圆倒卵形至长圆倒披针形,长约8mm~12mm,宽5mm—1.5 mm,边缘有纤毛,基部爪状;雄蕊6,长1.8cm~3cm,花丝细长线;1犬,无毛,花药长圆形,淡黄色,长约Imm~,1.5mm:子房在雄花中不发育,在两性花中发育良好,卵圆形,花柱无毛。蒴果球形或倒卵圆形,顶部短尖或钝圆而中部略凹下,直径3cm~4cm,黄褐色,无刺,具很密的黑点,成熟后室背开裂,果壳干后厚5mm~6mm,种子大多为I粒,近球形,直径2cm~3.5cm,栗褐色;种脐白色,大而显著。花期4月~5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及生长纪律
七叶树原产中国黄河流域及东部,包罗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省区,自然分布于海拔800m以下低山溪谷。
作为亚热带北缘及温带树种,七叶树性喜光,稍耐阴,怕日灼:喜温顺天气,亦较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七叶树的种植以山谷的酸性土或溪边石砾土中生长发育较好。深根性,萌芽力不强,自然状态下生长较慢,但寿命较长。
七叶树在长江流域3月初萌芽,4月上旬展叶。一年有2次新梢高生长期和2个生长休眠期。第1次高生长期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1年生幼苗和2年生幼树划分可长高30cm和38cm,占年生长高度的66%和67%,其抽出的新梢较为幼嫩,1个月左右后木质化,5月中旬至8月上旬出现新梢的第1次休眠期(夏天休眠期);第2次新梢的高生长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1年生幼苗和2年生幼树划分可长高15cm和20cm,占其年高生长的33%和34%,抽出的新梢1个月左右木质化,10月上旬开始进入冬眠新梢(第2次休眠期),一直持续至翌年的3月初再度萌发新芽。其4月中、下旬展现花营,5月上、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熟,10月末至11月初落叶。种植管理良好,5年~8年生苗均匀每年生长高度可达1m、直径生长可达1.5cm:整年苗木高生长期约100天,径生长期]40天。在安徽合肥和滁州, 七叶树的繁殖:播种育苗至开始开花效果约需8年。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0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