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1梅花的繁殖种植与管理
1.1梅花的繁殖
梅花的繁殖常以种子播种培育实生苗,然后举行嫁接;还可采取扦插、压条等方式。扦插繁殖在春季举行,剪取两年生结实枝条作插穗,扦插在砂质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压条繁殖在春季选取靠近地面的枝条,环割表皮后埋人土中,保持土壤湿润,待环割部门生根后,剪离母株定植。也可以在空中压条举行繁殖。
1.2梅花的种植管理
梅花喜干燥,忌湿润,爱阳光,喜肥沃,比较耐寒。适应种植的地区较广,我国南北方皆可种植。在梅花的种植管理中,有几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抓好。
1.2.1上盆和翻盆换土
岂论采取嫁接、扦插、压条、播种哪种方式繁殖,若作为盆栽花,在花苗长到10-20cm长后,都要经过上盆。盆土的配制,以1/3的谷糠灰与2/3的河泥相夹杂,加入人粪尿拌匀,置阳光下曝晒后,过筛待用。盆底垫瓦片、石块,以利排水,然后装进较粗粒的土壤,再种下梅桩,埋土压实根部。上盆时,不宜浇水;3至4天后,浇水一次;7至10天后,每天浇水一次;成活后,在5至8月每天浇水1至2次。今后,为了保证其根须有生长余地,使其得到充分营养,每年都需要换盆(或称翻盆)。上盆一般在10月举行,将苗木带根土起出后上盆。如果嫁接苗,则砧木经露地生长二年,根系已较以达,宜用30cm的口径的花盆栽种。先在盆底出水眼上置一块瓦片,然后垫上粗砂或炉灰渣约2cm厚,再放些充分腐熟的酱渣、豆饼、马掌、油枯等作基肥。但培育土内的含肥量不宜过多。栽好后浇一次透水。然后放置在室内越冬。室内温度以3-6℃为宜。以后每年翻盆换土时间,较幸亏开花后的3月举行。在换盆时,要注重修剪去腐根和过盛的一部门根。年年翻盆换土,另有利于培育古老梅桩,每次换盆时,可意识地提高植株的位置,使基部曲根越来越多地裸露出地表,多年之后即可成为千头万绪、姿态优美的梅桩盆景。
1.2.2适度的光照
梅花喜欢阳光足够透风良好的环境,而不耐长期荫蔽。只有给予足够的光照,使其得到举行光互助用的条件,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因而才能生长结实,开出既多又大的鲜艳花朵。
1.2.3合理浇水
浇水应根据季节、气温、晴雨等情况机动把握。一般地说,夏天晴天,天气干燥,可于每天傍晚浇水;若遇阴天,则应根据空气、土壤是否干燥,决议少浇或不浇,或2~3天浇一次。下大雨时,要倾斜盆体排水,待雨过天晴时再把盆扶正。入秋后气温逐渐降低,浇水也应逐渐削减。天旱时,应注重保持盆土的湿润,要把握不干不浇水,见干浇水的原则。当新苗长至15cm左右即将上盆时,就应该控制水分供应,以免枝条长得太长,晦气于花芽的形成和养分的积累。有经验的莳花者以为:梅花青叶萎衰是由于盆土过干,叶片发黄脱落则是盆土过湿。总之,要记着梅花是既喜湿润又怕水涝的花木,浇水多少,要负责把握。
1.2.4适度施肥
梅花是一种喜肥花卉,在生长历程中,它需要有氮肥、磷、钾肥的源源供应;但梅花又是不喜大肥的,供肥不能过量。但春季发根后至7月花芽形成这段时间内,可每隔10~15天浇一次腐熟的稀薄豆饼液肥;秋季花芽分化时,要停施氮肥;增施少量磷肥,以促使多形成花芽,并保证花芽分化所需要的养分供应,到10月上旬可再施一次液肥,促使早春开花鲜艳。每次施肥后都要实时浇水和松土,以保持盆土松散,利于根系发育。
1.2.5整形修剪
要使梅枝多开花,可以采取在花芽形成的昔时修剪新生枝条的方式,促使多生新枝。新会过长,花蕾反而少,新枝短壮则花蕾较多。在春季花后主干上长出的新侧枝中,有徒长枝、纤弱枝和病虫枝,应从基部剪除。秋季时,这些新侧枝的叶腋中就有花芽发出,对这些有花芽的枝条,入冬时还要修剪一次,只需保留10cm左右。梅花开过后,要实时修剪和整形,除去病弱枝,每个枝条留3-5个芽举行短截。梅的形态也是观赏的一个方面,因此修剪要结合整形,力争树狷介古朴,美观匀称。梅花有“梅不盈寸”之说。一般可将1年生枝条剪去,而老枝不动。一般梅花修剪多是从幼苗开始。当幼苗长到约25cm至30cm高时截去顶部,萌芽后留顶端3个至5个枝条作为主枝。当枝条长到约20cm至25cm时再举行摘心。第二年花开后留基部两三个芽短截,发芽后实时剪去过密枝、重叠枝,保留枝条长到约25cm时再举行摘心,促使形成更多的花枝。修剪时应注重留芽偏向。一般枝条下垂的品种应留内芽,枝条直立或斜生的品种应留外芽,剪口要平,这样才能使梅花年年开放。
2梅花的病虫害防治
2.1病害
梅花病害种类许多,较常见的有白粉病、缩叶病、炭疽病、疮痂病等。
2.1.1白粉病
此病常在湿度大、温度高、透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早春3月,梅花萌芽时,嫩芽和新叶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会出现很薄的白粉层,接着白粉层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玄色或黄色颗粒,后期叶片变黄而枯死。
2.1.2缩叶病
4-5月为高发期,受病菌侵蚀后嫩梢变粗,缩短,叶片密生,叶面皱缩,加厚,向叶背卷曲,叶色先出现紫红,继而成灰白色,严重时可使病梢枯死。可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亦可喷洒1%波尔多液,每隔一星期喷一次,3-4次即可治愈。
2.1.3炭疽病
此病初期,重要是叶片及嫩梢上出现褐色小黑点,然后扩大成不规则的圆形,叶缘处病斑呈半圆形,病斑中心出现灰白色环纹,上生胶质小点,排列成轮纹,造成叶片穿孔。病发初期可喷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代森锌600倍液防治。发现其他各种病时,喷洒上述两种药液亦可奏效。
2.1.4疮痂病
该病重要危害枝梢、果实,亦可损害叶片。果实被后先呈红色,后病斑中部变褐,导致果实生长受阴,畸形,较后干腐。新梢受害后发生褐色或黑褐色圆形小点,严重时引起枯枝。早春梅花发芽前喷1次波美5℃石硫合剂。4月下旬~5月上旬,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5%福镁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为削减侵染来源,可结合修剪,剪除一些重病枝并销毁。
2.2虫害
危害梅花植株的害虫有十多种,较常见的有梅毛虫、蚜虫、介壳虫。
2.2.1梅毛虫
梅毛虫头部蓝灰色,有两个黑斑,背上有黄白色背线,身体两侧各有2条黄色纹,身上有许多黄白色长毛,一般有5cm长。此虫的幼虫常在小枝上吐丝,作为灰白色天幕状巢,食害梅花新芽、嫩叶,长大后涣散在全株,蚕食叶片,严重时树叶可被所有吃光。防治时可在该虫幼龄时喷洒1000倍杀螟松灭除。
2.2.2蚜虫
蚜虫重要危害嫩茎及嫩叶,成丛麋集,吸食植物营养,受害部位常出现粘液,使叶片变色。皱缩反卷、枯萎,严重时可造成整个植株死亡。防治时可喷40%的氧化乐果的1000倍水溶液,也可用80%敌敌畏加2000倍水的溶液喷杀,喷洒2-3次即可清除。
2.2.3介虫
介虫又称壳虫或球坚蚧,成虫体近球形。初时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时变黑褐色,体表有许多黄白色、黑褐色相间的横纹。常在早春开始活动,吸收植株汁液。受害病株叶片发黄枯萎、脱落。同时,介壳虫渗出的糖液,还能诱发其他病害,影响植株生长和孕蕾开花。防治时可采取人工刮除和药物喷治并用:药物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剂加1500倍水制成溶液喷洒,也可用60%的可湿性乐果粉剂加1200倍水制成的溶液喷洒。
梅花的养护有“三防”。一防涝害。梅花怕水涝,如根部积水过久会导致梅花烂根而死亡。因此给梅花浇水要适量,同时要防止雨季盆内积水。预防涝害的方式是:露地栽种梅花要选择阵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盆栽宜选用腐叶土4份、堆肥土4份、沙土2份混匀配制培育土。雨季注重实时排水和倾倒盆内积水,即可防止烂根。二防药害。梅花对乐果、敌敌畏等农药很敏感,在防治蚜虫、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时,若喷布上述农药,则易发生药害,引起叶子提前脱落。如在伏天落叶,就会影响翌年春天开花。以是防治上述害虫时宜喷洒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不能乱用药。三防毒害。梅花对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光化学烟雾等抗性弱。如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栽种,长势很差,严重时将会濒临死亡。因此栽植地点宜选在空气清新之处。特别是注重不能将其栽植在具有污染源的工厂的下风偏向。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