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花相”,是我国着名的六台甫花之一,其花盘鲜妍硕大,花色繁多花型丰富,雍容华贵,形似牡丹,妩媚大气,枝繁叶茂,芬芳馥郁,观赏价值高。青翠欲滴,适合于园林、庭院美化绿化。现将冬季芍药催花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芍药冬季催花的准备工作
1、品种选择
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种植品种较多,习性各异,花色有纯白、微红、深红、紫红、淡红、金黄等色,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之分,通常种植供观赏的为重瓣品种。
在选择催花品种时,需选择那些成花率高、花态正经、花色艳丽、株型中矮、结实、直立、抗逆性强的品种,如‘粉玉奴’、‘朱砂判’、‘豪富贵’、‘莲台’、‘英雄花’、‘大红袍’、‘红茶花’等。
2、植株选择
芍药催花成花率的崎岖、花朵丰富大小与品种有关,还与植株优劣有着直接关系。以是,品种确定后,在选择植株时,应注重选择2至3年生、有6个以上花芽的结实植株,要求花芽肥大、充分丰满、根系发达粗壮、无病虫害和损伤。
3、上盆前处理
催花植株从大田起出后,剪去地上部门的残枝,然后移植到0℃至5℃的环境中,闭光贮藏20天左右,这样对促进植株休眠完成及花芽进一步发育有一定作用。
上盆前用萘乙酸1000倍液或200mg/l吲哚丁酸等浸根30分钟,能促进芍药在催花历程中长出新根,提高对外来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成花率和催花品质。
二、芍药冬季的催花技术
芍药催花技术重要包罗温度、湿度、光照和水肥管理,以及病害防治、激素应用等。
1、温度管理
温度控制影响芍药催花成败的主导因素是温度。根据试验观测,统一品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所需温度是不同的,不同品种在统一生长、发育阶段所需温度也有不同。因此,如何控制调治温度,以满足各个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要求,是芍药催花乐成的下午技术。为了便于管理,一般将整个催花历程分为三个生长、发育时期:前期为拔节期,从上盆缓苗至幼蕾发育到横径1厘米;中期为立蕾期,从幼蕾0.5厘米发育至花蕾横径1厘米;后期为花蕾膨大期,从花蕾横径1.1厘米至初花。
实践解释,在催花历程中,必须满足芍药各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并针对详细情况采取逐步升温的设施,切记忽高忽低。要求前期日间温度为12℃至15℃,夜间为7℃至10℃;中期日间温度为15℃至20℃,夜间为11℃至14℃;后期日间温度为20℃至28℃,夜间为14℃至18℃。当进入开花期后,温度应有所下降,日间一般为10℃至12℃,夜间为6℃至8℃,以利于延伸花期。
在催花历程中,芍药枝叶兴隆,在前期和中期的前段时间里,常发生枝叶生长过快而花蕾发育较慢的现象,从而造成“叶吃花”,致使成花率降低,以是此阶段在温度控制方面要遵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以利于花蕾生长发育,即在这段时间里,在温度许可的情况下,尽管控制在较低温度范围内;在催花中期的后半期及后期,此时花蕾生长发育已占有一定优势,因此应尽管控制在较高温度区间,以利于花叶、枝协调生长发育。
湿度控制在芍药催花历程中,温室内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也是下午技术之一。温室内空气湿渡过高,植株生殖生长兴旺,易使枝叶徒长,同时会促使有害病菌繁殖。不同的发育阶段,所需的相对空气湿度也不相同,一般前期应控制在70%至80%之间,中期控制在60%至70%之间,后期控制在80%至90%之间。
在催花历程中,如遇延续阴雨天气,此时温室外的气温很低,而芍药生长发育又需较高温度。因此,采取一系列保温措施后,会使温室内空气中的水分不易散发出去,往往使相对空气湿渡过大。这就要求温室具有较好的加温装备,以利于透风换气。也可利用干燥剂、机械除湿等设施减小温室内的湿度,预防病害发生。
2、光照管理
光照要求芍药是长日照植物,对光照需求比较高,尤其是在花前期常会由于光照不足导致花色不足,但光照太强烈也易灼伤花朵或使花期变短。
冬季室温光照相对较弱,又处在短日照季节,因此催花历程中人工补光十分需要,否则不只影响枝、叶、花的发育,而且会影响花蕾花青素的形成,而使花色变淡,降低催花质量。根据试验,可每15平方米用一个200瓦的普通灯泡来弥补光照,详细做法是在催花前期每天傍晚后补光2小时,中后期补光3至4小时,阴雨雪天气相应再增添2小时。
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芍药喜肥怕涝,宁干勿湿是一般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浇水过勤会造成根系腐烂,引起枝叶枯萎下垂等生理现象。冬季合理施肥与浇水,才能大大提高成花率和催花质量,反之则会降低成花率和催花质量,甚至影响到催花成败。
在催花历程中,基质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较佳含水量应保持在40%至50%之间。一般上盆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每隔7至10天浇一次透水;喷水要遵照“宜少不宜多”的原则,可视详细情况2至3天喷一次。
花肥施用也要适中。芍药为肉质根,在大田生长时贮存了丰富的养分,以是催花前期不用施肥,中后期可施用2至3次液肥,常用多元复合肥。根据说明,肥料稀释一定倍数后随浇水施用,也可边喷水边喷施叶面肥,7至10天喷施一次,延续喷施3次即可。
4、病害预防
病害防治在催花历程中,由于温室温度高、相对湿度大,而且透风较差,有害病菌极易繁殖。芍药为肉质根,且枝、叶、花蕾生长发育较嫩,又易感染病菌,因此防治病害也是催花的下午技术之一。
一般情况下,催花芍药极易感染的4种病害为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茎腐病。为预防根腐病,可在芍药上盆后浇第一次透水时,一同浇入50%代森铵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今后在催花历程中再灌根2至3次。
为预防灰霉病、炭疽病、茎腐病,在芍药进温室头天晚上封锁温室,用45%的百菌清烟剂熏蒸,杀菌消毒,在催花历程中可再熏蒸1至2次;同时每隔8至10日,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举行预防。
植株一旦发病,要加强透风、除湿,实时清除病株、枯枝和落叶,以削减菌源,并有针对性地对病株周围植株喷施药剂举行防治。
5、药物催花
激素应用在催花历程中,适当使用激素,不只能提高成花率,而且能提高催花质量。常用的药剂有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爱多收等。
上面已提到,上盆时用萘乙酸1000倍液或200毫克/升吲哚丁酸浸根30分钟,可促进新根天生、生长,提高对外来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催花品质。在催花历程中,可对弱势幼蕾涂抹800毫克/升赤霉素,能有用刺激其发育,从而提高成花率。另外,在中后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爱多收6000倍液,连喷两次,不只能提高成花率,而且能促进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形成,从而使叶绿花艳。
以上为冬季芍药催花的基本技术措施,因催花环境、条件、天气不同,各项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生产者要机动把握,才能催出高质量的花相来。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