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杨干枝死亡的“真凶———黄杨茎基腐病
发布时间:2024-05-02 14:54:08 编辑:
润博园林 人气:
今年5月份,在瓜子黄杨小苗上有一种新鲜现象,个体干枝、枯枝,随后一点点死亡。针对此种现象笔者在走访一些小区、大型市政工地等绿化地块时特别注意,在调查中发现这些黄杨干枝的缘故原因惊人相似,都是由统一种病害导致的———黄杨茎基腐病。现将该病害的病原及其发生纪律,分享给读者,便于预防。 笔者发现黄杨茎基腐病并没有引起园林人的重视,还总是被忽略,由于发病初期重要显示为个体干枝、枯叶很容易被误以为干旱或者没有完全移栽成活导致的,以是许多时候都任其生长,错过了较佳防治期,以至于后期病害伸张越来越大,到较后大片黄杨整株干枯发黄死亡。 危害植物:笔者通过多地、长时间的调查分解发现,黄杨茎基腐病不只危害大叶黄杨,还可危害瓜子黄杨、金边黄杨、雀舌黄杨等冬青类植物。 发病缘故原因:高温、高湿是病害发生的外界环境因素。半知菌真菌是该病害的病原,该病菌重要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随着土壤温度升高,病菌开始侵染苗木的根茎部位,尤其是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严重。 危害症状:大叶黄杨茎基腐病重要危害一、二年生枝条,新移栽的黄杨苗发病率也较高。初期黄杨茎部酿成褐色,后期茎基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皮层剥开后发现木质部颜色发褐,横向切开可看见木质部从外向内颜色逐渐加深,严重时髓部变黑。地上部叶片失绿,发黄干枯,嫰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内皮组织腐烂,随着气温升高,受害部位迅速生长,病菌侵入木质部,木质部的颜色由褐色变为玄色,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式:1.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低洼处实时排水,防止湿度大诱发病害发生。2.夏天小苗注重遮阴或者栽植在大乔木下,以到达降温目的。3.药剂防治。当绿化带中发现有病株时实时清算掉,并使用杀菌剂多菌灵、噁霉灵,及专用杀菌剂56%甲硫·噁霉灵(莱恩坪安御园)浇淋根部,或者将喷雾器的喷头调整成直喷模式,瞄准根茎部位举行喷施,一定要喷匀、喷透。 高温、高湿是诱发该病发作的外界因素,我们在一般养护工作中,要注重营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来临前喷洒杀菌剂,做好预防工作,病害发生时实时观测处理,将病害的危害降低到较小。

木质部从外向内颜色逐渐加深

患病后叶部显示

患病后根系枯萎

整片干枝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