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为害桑树的迷萤叶甲重要桑黄迷萤叶甲和蓝尾迷萤叶甲有两种,二者常混杂发生,同属于鞘翅目叶甲科,为近似种。
桑黄迷萤叶甲:(MimastracyanuraHope)别名黄叶虫、黄叶甲,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四川、贵州、湖南等省区。除桑树外,还可为害苎麻、大麻、榆树、梧桐等植物。
蓝尾迷萤叶甲:(MimastraunicitarsisLaboissiere)别名蓝尾叶甲,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可以为害桑、榆、刺梨等植物。该虫在四川东部、南部地区为害桑树成灾。
为害特点:成虫咀食叶片,尤喜刚睁开的嫩叶,轻的把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重的整个桑园枝条梢部的嫩叶被吃光,仅留主脉。排挤粪便污染下部叶片,严重影响春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
桑黄迷萤叶甲成虫:体长8-12mm,体黄色或尾端呈蓝玄色,长椭圆形,头顶黄色,头顶后缘具玄色“山”字形花纹和中缝线1条。触角11节,丝状,基部黄色,上端黄褐色。前胸背板长方形,有4团黄褐色斑,后方正中呈三角形浅陷。鞘翅金黄色或后端为蓝玄色,其上充满刻点,后翅浅黄色膜质。足基节短粗,跗节2节扁平。腹部玄色。卵长0.7-1mm,球形至椭圆形,黄色。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0mm,圆筒形,土黄色,尾端肥大弯曲。头部玄色,胸部、腹部土黄色,前胸、腹部末尾的臀板玄色具光泽,胸腹各节有7-8对深褐色疣状凸起和3对玄色胸足。蛹裸蛹,长8mm,鲜黄色。翅芽达4腹节。后头黑褐色,有许多沈状凸起和刚毛。
蓝尾迷萤叶甲与桑黄迷萤叶甲成虫极相似,但鞘翅末尾呈蓝色。
发生纪律:年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江苏、浙江于4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羽化,6月上旬开始产卵,7月中旬孵化,10月上旬陆续入土越冬。四川2月下旬化蛹,3月下旬-4月中旬羽化。3月中旬前后先在榆树、椿树、梧桐、沙桐等树枝上为害,后迁飞到桑树上为害,桑树上长出8-9片叶子时,受害较重。5月开始产卵,6月初孵化,11月后陆续入土越冬。
该成虫有假死性和聚集性,飞翔力强,借风力传播。但早、晚及晨露未干时,飞翔力弱。一般受惊扰时仅飞1-2m,有的展翅远飞而去,喜在上午9时交尾。每雌可经过多次交配,每次l小时,产卵期30天左右。产卵后5-15天雌虫死去。卵多产在土表或土块的裂痕中,每雌卵量171粒,卵经月余即孵化。幼虫多在土表活动,食害杂草或青叶。10月尾以后陆续入土2-3cm处筑土室。幼虫在土室中越冬,翌年2-3月才化蛹,蛹期25-28天。3-4月羽化后经2天才出土,刚出土先在草上爬行,后飞往树上。春暖的年份该虫发生早且多,丘陵地较平原水地多。天敌有茶翅蝽,成、若虫刺吸黄叶虫体液致死。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