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泡桐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因种类不同而有一定不同。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松散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怕水淹、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地下水位不足2米时,生长也差。土壤pH以6~7.5为好。下面就由来给你介绍不同土壤性子对泡桐生长的影响。
泡桐生长迅速,7~8年生即可成材。在北方地区,以兰考泡桐生长较快。楸叶泡桐次之,毛泡桐生长较慢。不同种类的生长历程有所不同。如兰考泡桐的高生长有显著的阶段性,能由不定芽或隐蔽芽形成强壮的徒长枝自然接干。栽植后经过2~8年,自然接干向上生长。在整个生长历程中,一般能自然接干3~4次,个体能自然接干5次。第1次自然接干高生长量较大,可达3米以上,以后逐渐降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高峰在4~10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在7~14年,这种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条件和抚育管理措施。
土壤是泡桐较基本的生产资料,它不仅为泡桐提供扎根立足之地,而且还为其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等生活条件。不同物理、化学性子的土壤,可为泡桐提供不同的生活条件。
1 土壤的物理性子对泡桐生长的影响
泡桐属的大部门种都是侧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为多汁的近肉质的根,细胞薄壁组织比较薄、细胞体积大、根系舒展除了适宜的水、热、肥条件外,尚须土层深厚、质地松散、湿润、通气良好,促使泡桐根扎的深、扎的快、长的粗壮,由此地上部门才能生长良好,到达根深叶茂。
土壤中各级不同土粒重量百分数的组合叫土壤质地。根据我国林业上的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可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虽然泡桐对土壤质地的要求比较宽松,但生长在不同的土壤质地上,会显示出显著不同的生长特征。例如:生长在土壤通心胸差的粘土或某些重壤土上的泡桐,因根部缺氧,往往生长不良,特别是遇到降雨,很容易烂根,如不实时排水,数日之内可能造成 落叶以至死亡。
2 土壤的化学性子对泡桐生长的影响
土壤化学性子的重要显示就是土壤的酸碱性,它的强弱通常用酸碱度来权衡,并用PH值表示。它普遍影响到土壤养分、保肥性能、土壤性子、植物生长等等方面,是土壤的重要特征之一。
土壤的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泡桐生长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详细显示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的酸碱性影响土壤养分的有用性:土壤中的养分和酸碱性有亲热的关系,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某种养分较有用,泡桐可有用吸收,超出此范围则会降低其有用性,即降低了泡桐可吸收利用的有用养分。如:土壤中磷的PH值在6.0-7.5时有用性较佳,而跨越此范围的有用性便显著降低。
(2)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强酸、强碱性的土壤,很难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晦气于泡桐的生长。
(3)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市抑制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到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严重滋扰了氮素及其它养分的转化和供应,很难为泡桐提供可直接吸收的有用养分。
(4)对泡桐生长的影响:土壤过酸或过碱都市发生对泡桐有毒害的物质。土壤过酸容易发生游离态的AI3+和有机酸,直接危害泡桐。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到达一定数目后,会直接影响泡桐的发芽和正常生长。不同的泡桐品种对土壤酸碱反映的要求不同,适生能力较强的泡桐品种适生PH值范围较宽,反之较窄。
3 土壤盐分对泡桐生长的影响
土壤中含盐量的多少对泡桐生长是有显著影响的。生长在土壤盐性较高的泡桐,地上部门的长势显著虚弱,根系多呈褐色的纤维根,严重时可造成烂根直至死亡。据我们在不同盐渍度对泡桐生长影响的试验效果证实,随着盐渍度的提高,因盐基的毒害作用,无论是对泡桐地上部门照样地下根系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据耐盐性的测定,生长在统一块中度盐性造林地上的泡桐,抗性较强的泡桐品种的生长量显著大于较弱的泡桐品种。因此,不同的泡桐品种有不同的耐盐性。
4 土壤养分对泡桐生长的影响
泡桐对土壤的养分反映非常敏感,土壤养分中各元素含量的崎岖是影响泡桐生长的重要因素。据试验,在大要相同的条件下,除泡桐品种等其它因素外,土壤养分含量不同,6年生的泡桐其胸径生长量相差1.6倍。
与其它植物一样,泡桐吸收土壤里的养分是有一定比例的,各营养元素之间有用因素的不同比例是影响泡桐生长的重要因素。而能够让泡桐吸收的各种有用养分又受土壤结构、酸碱度及土壤盐分的控制,我们只有先测出土壤的物理化学性子和土壤养分及盐分情况,才能科学的实施配方施肥,从而到达泡桐速生丰产的目的。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