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种植技术

泡桐六种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式

导读

泡桐是经济价值大的速生树种,也是优良的绿化造林树种,有些种又适宜于农桐兼作,材质佳良,用途广泛,发展泡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价值。一、蝼蛄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两种。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泡桐播种的种子和苗木的根。华北蝼……

泡桐是经济价值大的速生树种,也是优良的绿化造林树种,有些种又适宜于农桐兼作,材质佳良,用途普遍,生长泡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价值。

一、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两种。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泡桐播种的种子和苗木的根。华北蝼蛄约3年发生一代,东方蝼蛄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开始活动危害,成虫、若虫活动多在夜间,开掘土面成纵横隧道,啃食泡桐嫩芽和幼苗枯萎而死,造成严重缺苗。

防治方式

1、药剂处理土壤。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1-1.5千克在犁地前撒入土面,犁入土中鸩杀蝼蛄。

2、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加少许拌匀即成。或用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铡碎的鲜草25-40千克,加水少许拌匀,在傍晚撒在地表,鸩杀蝼蛄。

二、娇驼跷蝽

娇驼属半翅目,娇蝽科。危害泡桐、苹果、桃等多种林木、果树,是泡桐苗木析主下午虫。每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地被物,枯枝落叶、杂草丛以及墙角屋缝等隐藏场所背风向阳处隐蔽越冬。翌年4月初娇驼跷蝽开始出蛰。温度较低时,常飞往温室入向防背风等温暖的地方活动。

4月中旬,向初萌发的泡桐幼芽上集聚、取食、交配。5月初产卵。卵期一周,6月上旬为第1和第2龄若虫盛期。共有5龄,第1和第2龄期各6天,第3龄期5天,第4和第5龄期各4天。春季完成一代需33天左右。第2代若虫盛期在7月上旬,第3代若虫盛期在7月下旬,这代成虫活动至10月上旬陆续向蔬菜和麦田地或背风向阳处寻找越冬场所越冬。

防治方式

1、结合冬耕,清除地面落叶杂草,清除越冬成虫。

2、选育枝叶多腺毛的抗虫泡桐品种,降低危害。因这些品种腺毛发达,而且具粘性,虫体不易活动,虫口数目较少,危害亦轻。

3、把握若虫发生盛期,实时喷洒8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

三、泡桐叶甲

又称泡桐二星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危害泡桐、梓、楸,是泡桐的主下午虫之一。成、幼虫危害泡桐叶片。

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出蛰,飞到新萌发的叶片上取食、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啃食表皮,5月下旬幼虫老熟,6月上旬成虫出现。第2代成虫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至9月上旬羽化。10月尾至11月上、中旬隐蔽于石块下、树皮缝内及地被物下或表土中越冬。

成虫日间活动,产卵于叶后头,数十位聚集一起,直立成块。幼虫孵化后,聚集叶面,啃食上表皮,残留下表皮6、7月间常和幼虫同时发生,危险甚烈,常把表皮啃光。泡桐叶甲的卵期和蛹期寄生率较高,对抑制泡桐叶甲的数目有相当大的作用。

防治方式

1、人工捕杀幼虫、蛹或成立。

2、幼虫和成虫危害时期,喷洒90%敌百虫晶体或50%马拉硫磷各1000倍液。

3、保护利用寄生蜂。

四、中华波缘龟叶甲

与泡桐叶甲相似,1年1-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蛰,下旬开始产卵,第一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下旬开始产卵。7月上旬见幼虫,下旬化蛹。8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10月中、下旬陆续越冬。成虫需取食约半月后开始交尾。产卵于树干树枝和叶柄上,每雌产卵200粒。初孵幼虫啃食叶肉,幼虫负粪,危害不及成虫严重。

对寄主有较大的选择,喜取食叶面无毛、无粘腺的四川泡桐,不喜食毛泡桐。天敌种类较多。

防治方式

1、注重适地选择抗性较强的泡桐品种,以削减受害。

2、保护利用天敌。如啮小蜂。

3、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杀成虫、幼虫,效果均较好。

4、震落捕杀成虫。

五、泡桐网蝽

泡桐网蝽又叫角菱背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泡桐网蝽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成虫出现于6月中旬,第二、三代划分出现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成虫、若虫多集中在叶片后头靠近叶柄的叶脉处取食,7~8月危害较重。被害叶片初期后头出现暗红色小点,正面出现黄色小斑,后期叶片卷曲、变褐,干枯脱落,状如火烧,严重时死亡。兰考桐受害率高达95%。泡桐网蝽飞翔能力不强,重要靠苗木、原木运输传播。

防治方式

1、在5月下旬喷施3%的高渗苯氧威4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每20天喷1次。

2、对泡桐苗木要严格检疫,否则不得外运。秋末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销毁。

3、冬季深翻土壤清除越冬成虫,降低虫源。

六、蒲瑞大袋蛾

泡桐蒲瑞大袋蛾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虫囊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陆续化蛹。5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卵产于雌成虫袋囊内。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遇到寄主后即吐丝做囊,背负行走、取食。幼虫危害至11月封锁囊口。

防治方式

1、尽管阻止大面积营造该虫喜食的寄主纯林,农、桐间作时应以该虫不喜食的杨、柳树做防护林带,以阻隔传播,减轻该虫危害。

2、冬春人工摘除袋囊。

3、在幼虫发生期,大树可于树干基部打3个孔,注入50%的久效磷乳油原液2~3毫升。也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1294.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