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种植技术

[创园大家谈] 梅花梅城说创园

导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两大名城不但以其美丽的园林景观闻名于世,更重要的是其悠久深远的文化底气。梅州“创园”在园林景观设置和美化方面应突出梅花这一主题及其历史文化。前提是梅花与梅州有不解之缘。梅州素以梅花著称,有史料显示:梅州古称程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两台甫城不只以其优美的园林景观闻名于世,更重要的是其悠久深远的文化底气。梅州“创园”在园林景观设置和美化方面应突出梅花这一主题及其历史文化。
条件是梅花与梅州有不解之缘。梅州素以梅花著称,有史料显示:梅州古称程乡,又称嘉应,后因境内梅花名胜而更名梅州。北宋名诗人杨万里就曾饱含深情地赞美过这里的梅花美景,有诗为证:“一起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即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近代叶剑英元帅也曾题诗咏赞梅州与梅花的历史:梅花端的种梅州。现在,梅花不只是梅州的市花,梅花精神也被定为梅州人的精神。以是,从古至今,天姿国色的梅花与梅州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不知何以,梅州的梅花景观近现代以后却并未广为人知,梅林难觅,梅香淡逝,只有梅县城东潮塘那株宋代古梅还在印证历史的风霜。现今梅州要成立国家园林城市,正可充分挖掘利用这一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主题,重现梅花名胜,塑造一个优美文雅的“梅花之城”,让梅花的芬芳承载客都梅州的现代气息飘向五湖四海,吸引八方嘉宾。
首先是重现杨万里笔下的“十里梅花名胜”。穿城而过的梅江河为重塑这一名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此一江两岸广栽梅树,花芳水影,幽香浮动,十里画廊,既可供市民在堤岸踏青休闲,又可供游人在水上行舟玩赏。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因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夜泊枫桥》而闻名千古,成为四方游人憧憬的旅游胜地。北宋诗人杨万里的着名度和历史文化影响均在张继之上,以其诗文才能为底?所塑造的“梅花名胜”岂非就不足以闻名传世?
其次是广布“梅花望”。店肆门前高高挑起的标志性旌旗叫做“望子”,让人远远望去就知道其是做什么交易的。“梅花望”就是把梅花当客都梅州的特色标志,让四周八方的游人商客一望便知这是梅州辖境。为此,可以在梅州和梅城各重要出入口处栽植大片梅花林,装点出一些视觉效果鲜明的梅花路,以此作为特色景观。梅花迎客,芬芳高洁,优美悦耳,不只可以给舟车劳累的过往行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景致,同时也传播了另具匠心的风土人情和高尚的文化。在城市一些人气兴旺的重要景区、景点、大众场所也应注重突出梅花园林的特色,建设有一定数目和质量的梅山、梅园、梅圃、梅亭、梅渚、梅榭等。城因梅而名,人傍梅而居,人梅协调,相得益彰。
再次是“以梅会友”。梅州有深厚的梅花文化底?,无论民间照样官方均可以举行与梅花有关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待到那梅花盛开,如霞似锦,满城飘香之时,文人诗人可举行梅花雅集盛会,专家学者可开展梅花文化钻研交流,市民国民可组织观梅赏梅的游园,少年孩子可撰写爱梅学梅习作……以梅会友,儒雅品格,以此作为梅州园林特色和文化梅州的重要组成部门。
总之,梅州创园要创出特色,创出文化,创出活力,而梅花正可充当此三者有机结合的介质。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1823.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