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一、一串红褐斑病
病斑出现在叶的正背两面,近圆形,叶面病斑中心褐色至暗褐色或暗灰褐色,边缘围有暗褐色或近玄色细线圈,叶背病斑浅褐色,病斑两面均可生淡橄榄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病斑融合后,叶片变褐枯黄或造成植株死亡。
1、病原
病原菌为鸡冠花假尾孢。
2、发生纪律
病菌在病株和病落叶上越冬,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举行初侵染,经几天潜育发病后,病斑又发生病菌举行再侵染。
3、防治方式
①园艺防治:盆栽时每年春季换盆,发现病叶实时摘除。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30%碱式硫酸铜500倍液,25%苯菌灵?环已锌乳油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延续防治2~3次。
二、一串红绿盲蝽
该虫年发生4-5代,10月下旬以卵在木槿等植物组织内越冬。越冬卵于次年4月上、中旬孵化,5月初较先为害。卵产于小枝梗、叶柄、叶片主脉等处。卵期4-5天。若虫共5龄,若虫期20多天。6-7月雨水多,湿度大,枝叶茂密,为害十分严重。在干旱年份发生较少。若虫与成虫有趋嫩性,都比较隐藏,爬行迅速,十分活泼。
防治方式
1、清除田间蒿类等杂草,削减盲蝽繁殖场所。
2、化学防治:在为害期,可选喷40%氧化乐果或50%杀螟松1000倍,或喷20%杀灭菊酯2000倍液。在阴雨绵延天气,发生盛期时喷后隔一周再喷一次。
三、一串红白粉蝶
在上海1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向阳的篱笆、屋檐、墙脚、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3-4月羽化。卵多散产于叶后头。幼虫孵化后,在叶背取食,稍大后咬叶片成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3-6月发生较多,为害较重。成虫寿命14-30天。每雌虫产卵100-200粒。卵期4-8天,幼虫历期11-22天,蛹期5-16天。较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76%。
防治方式
加强栽植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加强植株抵制力。合理密植,调治透风透光,保持适当温湿度,实时清园,削减虫源。
保护利用天敌,重要有白粉蝶绒茧蜂、风蝶金小蜂、舞毒蛾疣姬蜂。
化学防治:在幼虫为害期可喷4-6X107孢子/毫升的青虫菌。
需要时举行人工捕杀幼虫和蛹。
四、一串红疫霉病
1、症状
病斑重要在茎和枝上,在一串红距地面1-20厘米的茎节或分杈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癍,并向上扩展;后期病斑变黑褐色,茎顶端或中部出现大玄色斑块,严重时整个植株或茎部所有为玄色。叶片枯死。叶征上也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叶柄受害后的叶片下垂,湿度大时病部发生白色霉状物。
2、病原及发病现状
真菌,鞭毛菌的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 Dastur)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一般温度高,雨水多的湿润条件下易发病,温湿度适宜,病害会迅速蔓延。阵势低,积水的地方,或盆栽一串红摆放过密,均可诱发疫霉病,北京地区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病。
3、防治设施
①改善栽植条件,控制湿度,雨季注重排水。
②植株不宜栽植过密,要透风,透光,制止受太阳直射。
③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洒。
五、一串红叶部病毒
一串红植株感病后,叶片重要显示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或斑驳,叶皱缩、细小、质地变脆,植株矮化、丛生,花穗变短。
病毒。危害一串红的病毒北京地区重要有4种,其中重要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蚜虫及木薯粉虱可感染病毒。由于一串红的生长季节和蚜虫的发生期相吻合,蚜虫与病害的发生有亲热的关系。北京地区9、10月份由于蚜虫的繁殖,病害大量传播和蔓延,危害严重。此外,嫁接也可以传毒。
1、植株生长期应负责防治蚜虫。用40%乐果1000倍液、50%马拉松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2、清除一串红栽植区的杂草,削减侵染源。
3、发现病株实时销毁。
4、发病初期喷20%病毒灵400倍液2-4次。
5、选用无毒健康植株做采种母株或用种子繁殖。
六、一串红白粉虱
1、分布与危害
一串红白粉虱,同翅目粉虱科。分布普遍,该虫较早在南美发现,经欧洲传入亚洲,现我国发生普遍。除为害一串红外,还为害扶桑、五色梅、旱金莲、马蹄莲、洋蝴蝶、瓜叶菊、菊花、大丽花、月季、佛手、万寿菊等花卉。
成虫及若虫聚集癌植株上部嫩叶上为害,重要刺吸叶片后头的汁液为害,导致叶片退绿黄化、发生萎蔫现象。其大量排泄蜜露,是导致煤污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2、形态特征
成虫个别小,体长1-1.5毫米,淡黄色。前后翅大小相似。翅面覆盖白蜡粉,暂停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体小,长约0.2毫米,犹如针尖,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毫米,初产淡绿色,覆有白色蜡粉,尔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玄色。
若虫体长约0.29-0.8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4龄若虫又称假蛹,体长0.7-0.8毫米,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中心略高,黄褐色,体背有是非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3、发生纪律
在北方,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白粉虱周年发生。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因此是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也可举行孤雌生殖,厥后裔为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植抹的生长不停追逐顶部嫩叶产卵,白粉虱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性能,较先营固着生活。粉虱繁殖的适温为18℃-21℃,在生产温室条件下,约1个月完成一代。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白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通过温室开窗透风或菜苗向露地移植而使粉虱迁入露地。因此,白粉虱可通过人为因素蔓延。白粉虱的种群数目,由春至秋延续生长,秋季数目达高峰,集中为害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
4、防治方式
①加强栽植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制力。科学修剪,合理密植,调治透风透光,实时清园。
②培育“无虫苗”把苗房和生产温室离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算杂草和残株,以及在透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
③温室、大棚四周制止栽植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粉虱发生严重的蔬菜。提倡栽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削减虫源。
④保护和利用天敌。有丽蚜小蜂等。
⑤可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敏感,有强烈趋性,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⑥化学防治:可选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或10%大元勋可湿性粉剂等有用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