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一串红疫病学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别名一串红疫霉病,该病害在我国发生较普遍,是一种重要病害。
症状 该病害重要发生在茎、枝上,也为害叶片和叶柄。为害茎部时,距地面1-2cm的茎节处或分杈处开始显示症状,最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不规则状,随着病情的生长,不停向上扩展导致病部发生褐色的病斑,无显著边缘。该病扩展迅速,严重时整株变黑,茎部皮层的输导成果遭到损坏,致病部以上茎叶变黄后干枯、褪色、凋萎。
病原 一串红疫病是由疫霉菌属的一种真菌引起的。疫霉菌是一种腐生性比较强的病菌,菌丝直径2-6um,孢囊梗不分枝或呈不规则状分枝,直径2-3.5um,孢子囊球形或宽卵形,大小33-61×23-47um,变异较大;有1-3个显著乳突,不脱落。
游动孢子大小9-14×7-12um,鞭毛长6-30um,厚垣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大小21-49um;藏卵器球形,大小16-34um,雄器近球形或圆筒形,围生,大小8-16×9-16um;卵孢子无色至浅黄色,球形,壁厚,大小14-28um;生长温度最低9-10度,最适24-28度,最高为36.5-37度。
发生特点 以卵抱子在土壤中越冬。在翌年环境适宜时发生为害,经雨水飞溅传播,病菌即萌发长出芽管。芽管与一串红外面接触后发生附着器,从其底部生出侵入丝,穿透寄主侵入,发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举行再侵染。该菌生长适温24-28度,适宜发病温度28度,相对湿度高于85%,有利于其孢子形成,相对温度高于95%,菌丝生长兴旺。高温多雨、湿度大是该病盛行的条件。北京、上海、南京、昆明该病多在7、8月发生。
防治方式
(1)加强种植管理 应合理施肥灌水,以加强植株抵制力。合理密植,调治透风透光,雨季注重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实时清算,发现中心病株实时拔除,削减病源。
(2)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3)化学防治 进入7月雨季,在发病前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53.8%可杀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0-400倍液,发病高峰期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常用药剂 铜高尚、可杀得2000、硫酸铜、克露、克霜氰、霜脲锰锌、乙膦锰锌。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