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桑树红棕灰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 苜蓿紫夜蛾。该虫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华东、中南、甘肃、江苏、江西等省。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把叶片食光。也可为害嫩头、花蕾和浆果。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8mm,翅展38—42mm。棕色至红棕色,腹部褐色,腹端具褐色长毛。
卵半球状,宽0.65mm,高0.4mm,中间具纵棱约50条,棱间有细横格,初产浅绿色,后变紫褐色。
末龄幼虫体长35—45mm,头宽3—3.5mm,具褐色网纹,单眼玄色,前胸盾褐色,背线和亚背线各具1纵列黄白色小圆斑,圆斑上生棕褐色边。
生活 习性
吉林、银川年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吉林第一代成虫子5月上旬呈现,6月上旬呈现第一代幼虫,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始见,交配产卵常把卵产在叶面或枝上,每雌产卵150—200粒。
银川第一代成虫5月中下旬呈现,第2代成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呈现,一、二龄幼虫群聚在叶背食害叶肉,有的钻入花蕾中取食,三龄后开始分手,四龄时呈现假死性,白日多栖息在叶背或心叶上,五、六龄进入暴食期,每24小时即可吃光1—2片叶子,末龄幼虫食毁桑椹的嫩头、蕾花、幼果等。
幼虫进入末龄后于土内3—6cm处化蛹。幼虫白日隐居叶背,重要在夜间取食,吃惊扰有卷缩落地习性。成虫有趋光性。天敌有齿唇茧蜂、蜘蛛、蓝蝽等。
防治要领
(1)成片安放黑光灯,举办测报和防治。
(2)人工捕杀幼虫。
(3)须要时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16%顺丰3号乳油1500倍液、l.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
(4)用2%巴丹粉剂,每667m2kg,拌细干土15k8制成毒土撒施于株间也有效。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