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城市绿化不仅能够丰富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而且能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生长。改造开放以来,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得到发达生长,在国民经济生长和社会提高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尤其是“十五设计”以来,国内各大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力生长城市绿化,加倍注重园林绿化工作,新建了许多公园、景观绿地和防护绿地,施展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
一、问题的提出
镇海,作为一个多次被评为天下绿化造林先进单元(整体),非常重视绿化工作,近五年来新增绿地1532公顷,完成绿化投资10亿余元,使全区绿地率到达41.98%,人均绿地达12.6平方米。绿化,给镇海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宜居的环境。
然而在绿化建设历程中,由于部门领导急功近利的生理,建设单元和设计单元在建设、设计历程中比较注重前期的绿化效果,将大量的、高密度的树木栽植于公园、道路、防护绿地中,尤其是道路林带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的生长,这些树木由于争取生长空间而只能向上生长,内部不透风和难以见到阳光而使林下枝条成为枯枝,有的树木由于优胜劣汰,失去竞争而枯死。这些树木,如果不举行移植、抽稀、疏减,不仅生态效益难以施展,而且也会虚耗国家资本。
可是由于政府部门条块支解,许多绿化分属于城管、建设、林业等部门和各镇、街道以及各种园区,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现象:有苗木资本的部门(苗木过剩)没有绿化工程,不需要苗木,有绿化工程的部门(苗木需求)却没有苗木,需要采购,这样势必造成苗木资本的流失,政府资金的虚耗。这个现象说明一个问题:苗木过乘与苗木需求之间没有疏通渠道。如果成立政府苗木调配制度,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因此,成立政府苗木调配制度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政府调配的看法
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的政府调配制度,是指由政府成立苗木调配机构,通过成立苗木资本库,对隶属于政府各部门的苗木资本举行统一管理,在政府绿化工程建设中对苗木统一调配,实现苗木资本共享,既可提高苗木利用率,使绿化工程施展较大生态效益,又可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财政资金。
三、政府调配苗木的重要作用
1、执行政府调配,有利于施展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苗木资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较大限度地节约绿化建设开支。如镇海区属于政府部门的绿地中有黄樟、桂花等各种乔木200万余株,根据现在市场价值,值6000万元,根据50%的抽稀、疏减利用率,可节约资金3000万元,而且随着树木的生长,还可进一步抽稀、疏减和利用。
2、执行政府调配,可将现有绿地中麋集栽植的苗木举行抽稀、疏减,有利于苗木的生长,使现有绿地施展更大的生态效益。由于现有绿地中苗木栽植密度较大,有的到达1m×1m,相当于每株苗木只有1㎡的生长空间,只有顶梢才长有绿叶,叶面积和绿量非常少。如果举行抽稀、疏减,给予植株自由生长空间,每株树木的叶面积和绿量可以增添10倍以上,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放出的更多的氧气,有利于绿地施展更大的生态效益。
3、有利于削减溃烂。由于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由政府统一调配,建设单元不用向其他苗木单元采购苗木或采购数目削减,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纪现象,有用抑制溃烂,截至苗木采购中的权钱交易等溃烂行为。
4、可以增添政府财政收入。对于那些移植和疏减下来的不需要的苗木或者多余的苗木,可栽植于苗圃待持续利用;或者直接投入市场,增添政府财政收入。固然苗木收入应该专款专用,用于采购苗木资本库中所没有的而绿化建设工程中所需要的苗木。
5、增添了一种苗木培育方式和苗木来源。可以在绿化工程建设时有意识地削减苗木规格,加大栽植密度,几年后举行抽稀,而抽稀的苗木则可作为其他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的来源。这样一来,既可保证绿地前期效果,又可培育苗木,增添苗木来源。如在镇海憩园绿地建设中,当时设计者为了提高早期效果,在设计时就有意识地加大了杜英、女贞、黄山栾树等植物的栽植密度,还在设计图上标明晰多少年后需移植哪几棵。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启示:可以利用各种绿地培育苗木。
四、关于政府调配苗木的几点建议
1、成立苗木调配机构,对全区隶属于政府各部门的苗木统一管理,成立全区苗木资本库,制订苗木调配设施,使苗木调配形成一种制度。由于镇海绿化工作管理部门较多,建设和管理脱节,部门之间没有协调机构,信息不流通。因此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举行组织、协调。每年年头由各部门将苗木资本量和苗木需求量上报调配机构,为了杜绝少报、不报现象,调配机构还应举行巡查、监视。
2、建设工程设计时多选用苗木资本库中的苗木。为了阻止建设工程苗木与苗源不符,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就建议在植物设置时多选用资本库中的苗木,亦可防止设计或建设单元与苗木经营单元相互笼络,削减溃烂现象。
3、苗源单元要加强养护管理,提高苗木质量,提高苗木利用率。在苗木出圃时由建设单元给予苗源单元一定经济补偿,以提高苗源单元积极性,养护好、管理好。
4、加强监视,提高苗木成活率。由于苗木是由政府统一调配,栽植单元可能会以建设单元提供的苗木质量不高,成活率难以保证等理由,对苗木成活率不负责,造成“一年绿、两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苗木成活率得不到保证,虚耗苗木资本,也虚耗大量建设资金。因此,苗木调配机构应加强组织、协调,和绿化工程建设单元、栽植单元签署保活协议,监视实施,促使建设单元和栽植单元加强养护管理,保证成活率。当苗木大量死亡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经济责任或执法责任。苗木在适宜季节栽植成活率不低于95%,反季节栽植不低于90%。
5、苗木抽稀、疏减应注重对原有绿地景观的保护,不能损坏原来绿地形象,影响生态效益的施展。可以根据苗木的规格和长势,采取隔行隔株的梅花形抽稀方式,控制苗木的栽植的密度,给予其合理的生长空间,使其快速生长,施展更大效益。
五、结语
绿化建设苗木的政府调配制度是园林绿化事业生长到一定阶段的产品,在园林绿化建设发达生长时期显得特别重要,它疏通了政府苗木过剩与苗木需求之间的瓶颈,节约了建设资金,提高了苗木利用率,使城市绿地能够施展较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绿化建设苗木的政府调配制度,值得与镇海情况相似的其他地方借鉴。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