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历史变迁
紫竹院一带,昔日曾有多处优美景观。曾是高梁河的起源地,是燕京的重要水源之一。金代大定二十七年(1159年)以后,以往上游开挖河流,增辟水源,此地就成了一个蓄水湖。流经园内的南长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游河流,在高梁河上游筑人工河(即今长河),蓄引玉泉山水为湖;广源闸则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明代,为使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所阻直驶西郊,就在南长河的南岸开凿一条河汊子,以利大船往来,紫竹院园址就是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明代万历五年(1577),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寿寺的下院。清代这一带设有行宫和码头,皇室人员搭船去颐和园经过这里。清乾隆年间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乡风景的芦花渡,俗名“小苏州芦花荡”,还将南岸明代所修万寿寺下院,更名为“紫竹禅院”。另在寺西侧修行宫,原有匾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由此得名。光绪年间重修。2021年遭“八国联军”洗劫,辛亥革命后上述景观基本疏弃。新中国成立后举行全面整修,2021年3月至7月完成挖湖堆山、修闸和筑环湖路工程,2021年完成公园绿化及公共设施建设,并对外开放,命名紫竹院公园。今后,开拓第二水源“双紫渠”,再度深挖紫竹湖和逐步兴建新景观,至2021年“筠石苑”等景区建成,始成现有名目。
结构与特点
紫竹院公园以竹景取胜,公园立意于竹文化传播,设计精邃,结构新颖。模山范水求其自然,掇石嶙峋全心安置,亭、廊、轩、馆犬牙交织,修竹花木巧布其间,举目皆如画,四时景宜人。春暖风篁百花舒,夏荡轻舟荷花渡,秋高芦花枫叶丹,冬日瑞雪映松竹。公园中部有青莲岛、八宜轩、竹韵景石、明月岛、问月楼、箫声醉月;西部有报恩楼、紫竹垂钓;南部有澄碧山房及儿童乐园;北部的筠石苑为近年所 兴建,黛瓦、棕柱、白粉墙,飞檐、翼、花漏窗,小桥流水竹片片,花木扶疏山水旁,独具江南特色,内有清凉罨秀、江南竹韵、竹深荷净、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诸景,均以竹为主题。
园内植物
公园有设计地植竹造景。逐渐形成以竹造景的山水园林。2021年后引进紫竹、筠竹等品种,至今有竹类50余品种40余万株,遍布园内,形成70余处大小竹林。昔时从南方引来各种各色竹种,有青竹、紫竹、斑竹、石竹、寿星竹、金镶玉竹。园内所栽植的大量紫竹、斑竹、石竹、金银玉寿竹等珍品,是划分从四川、福建、苏杭、日本等地引进的。尤其以紫竹为较闻名气。公园以竹、石、树、溪流、修建小品综合造园,形成“清凉罨秀”、“水竹坞”、“筠峡”、“翠池”、“友贤山馆”、“斑竹麓”、“松筠涧”、“竹深茯净”、“筠香楼”、“梦溪”等景观,其竹景致各异。其中“筠石苑景区”位于南长河北岸,占地600余亩,是紫竹院公园的“园中园”。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0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