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海棠花(Malusspectabilis)是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花繁叶茂,在华北、华东等地区广为种植,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形态特征 海棠花株型峭立,树高可达8m,小枝红褐色,幼时疏生柔毛,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9cm,伞形花序,花4~6朵,具长花梗,花在蕾期较红艳,开放后呈淡粉白色,花径4~5cm,单瓣或重瓣,花期4~5月。 同属审见观赏树种 苹果属常见的观赏树种有:重瓣粉海棠花(Malusspectablilis‘Riversii’)、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山荆子(Malusbaccata)、海棠果(Malusprunifolia)、花红(Malusasiatica)。
生态习性 海棠花喜光,应栽植于光照足够处,在遮荫处则生长不良;耐寒,能耐-35℃的低温,在华北地区对小天气环境无特殊要求;喜湿润耐干旱,可栽植高燥处,栽植于草坪中也能正常生长,但不宜栽植于低洼积水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壤土、黄沙土中均能正常生长,但在沙壤土中生长较好;能耐轻度盐碱土,在pH值8.8、含盐量0.3%的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未见不良反映;喜肥,但也较耐瘠薄,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中栽植,可使植株生长兴隆,花多朵大。 种植管理 海棠花栽植于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举行,如果是秋季栽植,则应根据时间的早晚来确定浇水次数。一般来说,如是在10月下旬栽植则应浇足三水,即栽种后马上浇头水,三天后浇二水,五天后浇三水;11月上中旬可以浇两次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浇一次水即可。但无论浇几回水,每次水都应该浇足浇透。早春栽植必须浇三水,昔时4、5、6、9月还应视土壤墒情来确定是否浇水,7、8两月雨水较为丰沛,可截至浇水,大雨后还应实时排水。在以后的两年内也应于3、4、5、6、9、11月中各浇一次透水,利于植株成活后恢复树势、加强长势。从第四年起只需在3月初和11月中、下旬各浇一次透水,即所谓的“封冻水”和“解冻水”,这两次水必须适时浇,且浇足浇透,其它时间若不是过于干旱,则可以不浇水,靠自然降水生长即可。 海棠花喜肥,栽植时穴底应施入几锹腐熟发酵的圈肥做基肥,今后可每年的7~8月在花芽分化集中期施一些氮、磷、钾复合肥,以花芽多而丰满,初冬结合浇冻水再施一次有机肥,以芝麻酱渣和烘干鸡粪为好,可使植株花开兴隆,枝粗叶壮。 病虫害防治 病害(1)褐斑病。症状及发病纪律:褐斑病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呈褐色病斑,边缘不清晰,今后逐渐扩展增大,颜色也逐渐变为灰褐色,中部颜色较暗,边缘颜色较浅;发病后期病斑干枯,并着生有玄色颗粒,最终导致叶片枯黄脱落。此病为半知菌类真菌感染所致,病菌在寄主植物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和浇水传播。在密不透风和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病,8~10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式:注重树体的修剪,加强透风透光;冬季休眠期对植株喷一次石硫合剂举行预防;若有发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举行喷雾,每10天一次,延续喷3~4次可有用控制病情。(2)溃疡病。症状及发病纪律:此病重要侵染枝条。发病初期呈红褐色的圆形小黑点,病斑扩大后边缘隆起,病斑发生裂纹,在湿度较大时,裂纹周围会发生白色霉状物;发病后期,病斑会干燥脱落,木质部会裸露,周围会发生隆起的愈合组织。病菌以菌丝体在染病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天发生分生孢子,借助风和浇水传播,从伤口入侵,落叶前后是重要侵染期。防治方式:栽植阵势、土壤条件要相符海棠花的生态习性要求;水肥管理要实时到位,以加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利刀将病斑刮除,并用10波美度石硫合剂对伤口举行消毒。(3)腐烂病:症状及发病纪律:重要侵染树干。发病初期会出现褐色病斑,与健康部位界线显著,病斑扩大后膨胀而软化,手指挤压会凹陷,并能溢出黄色液体,病斑在后期常干缩并变为黑褐色,着生有玄色粒状物。在雨后或湿度大时,玄色颗粒上会流出黄色丝状卷曲的孢子角。发病严重时会出现枝条和叶片枯黄、死亡现象。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或枯死树皮中越冬,病菌孢子借风雨、浇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自展叶到落叶前都可染病,仲春和初秋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式:加强水肥管理,加强树势;适当疏枝,加强透风透光;注重保护伤口,较大的伤口要实时涂药处理;若有发生可用小刀在伤口处“划道”,并深达木质部,然后涂抹腐烂净药膏,每10天一次,延续抹2~3次可有用控制病情。(4)锈病。症状及发病纪律:重要危害海棠花叶片,也危害嫩枝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黄色的小圆斑,病斑扩大后边缘变为黄绿色,并着生有褐黄色颗粒。今后,病部组织变厚,病斑会稍稍隆起,并着生有黄白色的毛状物。最终病斑变为黑褐色而且干枯,并脱落。嫩枝染病后病斑下陷,并易折断,果实染病后病斑凸突,导致果实畸形并有开裂现象。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等针叶树寄主体内越冬,可存活多年。翌年春天越冬孢子成熟,菌瘿吸水涨大、开裂,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条件下,冬孢子萌发5~6小时即可发生大量孢子。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锈病的发生与春季温度、降雨有关,如春季多雨、气温高则容易发病。防治方式:早春向树体喷0.5波美度石硫合剂举行预防,仲春到初夏时喷洒25%粉锈宁愿湿性颗粒1500倍液;在初秋孢子成熟时,向树体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颗粒500倍液;实时杀灭害虫。 虫害常见害虫有.苹果球介壳、朝鲜球坚蚧、梨星毛虫、梨冠网蝽、舞毒蛾、褐边绿刺蛾、天蛾、桃红颈天牛、桑天牛、角斑古毒蛾、黄斑卷叶蛾、白星金龟子、苹果全爪螨、桃蚜等。若有发生,可用40%速介杀乳油15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苹果球介壳和朝鲜球坚蚧;用1.2%苦烟乳油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1500倍液喷杀梨星毛虫;用20%菊杀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梨冠网蝽;用20%灭扫利2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800倍液喷杀舞毒蛾;用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喷杀褐边绿刺蛾;用50%杀螟松乳剂15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喷杀天蛾;用绿色威雷500倍液喷杀桃红颈天牛和桑天牛;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杀角斑古毒蛾;用20%灭扫利20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性颗粒喷杀黄斑卷叶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白星金龟子;用40%三氯杀螨醇700倍液杀灭苹果全爪螨;用10%蚜虱净可湿性颗粒4000倍液或20%吡虫啉乳油4000倍液喷杀桃蚜。 修剪整形 海棠花在园林中常见树形有两种:“疏散分层形”和“多主枝长圆头形”。 疏散分层形定植后,在其0.8~1.2m处短截,春季萌芽后,选取剪口下相对靠上较强壮的枝条做主干延伸枝,再选取3~5个分布均匀的枝条做主枝,别的的枝条所有疏除。第二年冬剪时,将主干延伸枝留50~60cm短截,剪口芽偏向与上一年留芽偏向相反,以使主干通直;所留的主枝留40~50cm短截,剪口芽留外芽或侧芽;第三年再按第二年的方式修剪主干延伸枝,剪口芽也应与上年芽位相反,主枝延伸枝也按上年方式举行短截,亦留外芽或侧芽,这样第二层主枝和第一层主枝就错落有秩了。以后每年按此方式类推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树冠,成年树修剪则应在保持基本树形稳定的情况下,将无用长枝、过密枝、干枯枝、交织枝、下垂枝举行疏除,并注重对细弱枝组举行短截。 多主枝长圆头形定干时不留主干延伸枝,只留3~5个主枝,在其40~50cm处举行短截,剪口下留外芽或侧芽,在主枝适当位置选留侧枝,留20~30cm举行短截,剪口下也留外芽和侧芽,侧枝上再选留副侧枝,对副侧枝也举行短截,照例留外芽和侧芽,以此法类推,继续培育主枝延伸枝和侧枝、副侧枝,4年后可形成“多主枝长圆头形”。 繁殖 繁殖方式有:播种、嫁接、分株、压条,因播种苗要7、8年才能开花,且性状不稳定,故常采取嫁接、压条和分株法举行繁殖。 嫁接嫁接砧木一般选用山定子或海棠实生苗。砧木苗龄为2~3年,地径在0.5cm左右。于7月中旬将砧木锯短,只保留地表以上的8~12cm。一个月后,在昔时生结实枝条上选取粗壮的接芽,从母株上剥离,用芽接刀在砧木的中部滑腻处切割呈“T”字形,然后用刀尖将“T”字形竖切口的树皮扒开,将接芽嵌入其中,并使接芽上切面和“T”字形的横切口平齐,然后用窄塑料带捆绑,绑好后堆土举行保湿,20天后如接芽无干尖、坏死现象,即证实已经成活,此时可将塑料带解开。 压条7月初,从海棠花母株上选取一年生粗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将要压入土中的部门表皮刻伤,用土压住,使被压枝条呈“”形,枝梢露出,直立,然后浇水,以后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年春天萌芽前脱离母株定植。 分株早春三月,在植株未萌芽前,将萌孽苗从母株上带根星散下来,植入事先挖好并施有圈肥的栽植坑内,浇水后举行适当遮荫,并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进入正常管理。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