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竹节秋海棠又名慈姑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是多年生小灌木,因茎节酷似竹节而得名。叶外面绿色,花鲜红色;成簇下垂,姿态优美艳丽,在温暖的地区可常年观花,通常每年的4月至11月为盛花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竹节秋海棠种植管理,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一、形态特征
茎直立滑腻,茎节肥厚,红褐色,株高50厘米至100厘米。叶为长椭圆形,有许多白色小黑点,犹如星星闪灼,新叶尤为显著。花色粉红,花形由许多小花组成一个大聚伞形花序,从茎节处的叶腋中抽生而出。
二、繁殖技术
竹节秋海棠的繁殖重要以扦插为主,也可水插和分株繁殖。选取生长结实的顶端嫩枝作插穗,剪取长10厘米至15厘米的有3节至4节的小段,下部切口在较下节0.5厘米处为宜。晾1天,插入河沙苗床中,扦插深度在5厘米左右,入土部门的叶片要全除去,保留上部2个至3个叶片,为防止水分蒸发,可适当剪去一部门叶片。基部按实,用喷壶浇水,遮阴保湿,月余可生根移栽。
三、管理技术
竹节秋海棠是浅根系植物,性喜半阴、湿润和温暖,不耐寒,忌暴晒、炎热和水涝,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25℃。抗旱性能强,怕积水,喜欢松散肥沃的沙壤土。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
肥料是植株生长的需要元素,施肥应在盆上干时划锄举行,施肥后浇水可便于植株吸收。在茎叶不旺或新翻盆之时,都忌施大肥。春季生长兴旺期,每10天至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夏天高温季节,植株截至生长,应削减施肥。开花期和冬季暂停施肥。
加强光照时间,竹节秋海棠喜阴怕暴晒,适宜长年南阳台内种植。春、秋、冬季宜给予充分的阳光。夏天阻止强光照射,否则会使植株叶片发黄,生长缓慢。
加强植株修剪,有利保持良好的株形。对生长多年的植株,或植株生长得过高,或茎下部的叶片脱落,造成株形不美观、影响观赏效果的,可结合春季换盆举行修剪,以利植株萌发新枝,可开出更多的鲜艳花朵。
病虫害防治,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如遇高温湿润天气,竹节秋海棠易发生病虫害。对病虫害的防治,其一要加强透风透光,盆土不能偏湿,更不能让盆内积水。其二每半月喷一次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预防病害的发生。如发现有红蜘蛛危害时,可喷洒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