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症状腐朽病产生后,植株皮层腐朽,初期无明明症状,4-5月间发病部位树皮光华较浅、水渍状,后呈现灰褐色病斑,长椭圆形、棱形或犯科则形,褐色边沿微突起,此时皮层内已变褐色,散出酒糟味,病斑下陷呈溃疡状,病斑上呈现玄色子实体,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在分生孢子器间有时有成堆的病原子囊壳。病斑逐年扩大后,病皮下木质部外貌呈黑褐色同心圈状。当病斑环抱树干后,上部即枯死。
病原 为泡桐黑腐皮壳菌Valsa paulowniae Miyabe et Hemmi。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无性阶段为泡桐壳囊孢菌Cytosporapaulowniae。病菌的大型子座宽2-3毫米,高1.8-2毫米,内聚生有长颈烧瓶状的子囊壳6-10个,孔口外露,子囊壳大小为343-522μm×342-481μm,颈长756-825μm,粗96-178μm。子囊棍棒形,大小为27-34μm×5.4-7μm,单孢、无色,内含8个子囊孢子,香蕉形,大小为11-12μm×1.1-1.4μm;小型子座大小为1×1.3毫米,内生的分生孢子器,呈犯科则形,孔口外露,器宽1003-1237μm,高481-550μm,颈长472-550μm。沿器内壁密生细长无色的分生孢子梗,大小为16-23μm×0.7-1μm:分生孢子单孢无色、香蕉形,大小为3.5-4.5μm×0.8-1μm。
发病特点泡桐腐朽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该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皮内越冬,症状在晚秋呈现,至来年3、4月为病斑扩展期,5月初根基遏制扩展。6-8月虽能侵染泡桐,但由于泡桐正值生长旺盛期,抗扩展本领强,病菌很难在侵染点扩展致病,似有暗藏侵染现象,至晚秋树势转弱后呈现病斑,翌年3、4月泡桐进入生长久前为病斑扩展盛期。病菌的孢子经风雨、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泡桐经水浸、日灼后,或植株过密生长不良,也易传染腐朽病。树种不同发病轻重也不同,如秋叶泡桐较毛泡桐抗病。发病部位以树干中、下部及基部为主,偏向以南向、西南向为多。初春泡桐干部蒙受冻害,是导致泡桐腐朽病大产生的重要原因。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