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切花的芍药品种,如白色系的杨妃出浴、黄色系的黄金轮、玄色系的铁杆紫、粉红色的少女妆、红色系的竹叶红等。
二、分株苗
芍药一般采取分株繁殖。分株苗宜于每年秋季9 月至10 月上旬举行。分株苗时要利用其自然纹理小心脱离,每株一般保留3~5 个芽,剪去腐根及不需要的大根(直径在0.5 cm 以上)。注重分株时不要碰伤芽体,对于修剪好的分株苗稍阴干后,用草木灰涂抹伤口或用50~100 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浸泡30min,以杀死其附生的病菌。
三、选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松散肥沃的沙质土壤种植,要求精耕细作,耕深20~40 cm,结合深耕,每667 m2 施农家肥3000~4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 作基肥。
四、栽植
10月尾以前栽植。株行距70 cm×70 cm 种植,穴深20 cm 左右,穴口径20 cm 左右。然后将分株苗放在穴内,一边填土,一边轻提株苗。上提的标准以芽尖与土壤外面相平为宜,较后填满土,压实并封堆(高10~15 cm),以利越冬。
五、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
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实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实时中耕,做到有草必锄,雨后必锄、天旱必锄,保持土壤松散田间无杂草、不伤根。
(二)肥水管理
栽植第1 年,由于底肥足,一般不追肥。从第2 年开始每年追肥3 次,第1 次是花肥,一般在春分以前举行一次植株生长和花蕾发育有足够的养分;第2 次是芽肥,一般在花谢半月后举行,以促植株生长结实和花芽形成;第3 次是冬肥,一般在封冻前举行,此次追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有助于芍药平安越冬。追肥可采穴施或沟施,以有机肥为主,三元复合肥为辅。还可以举行根外追肥。在芍药展叶后,一般5~7 d 向叶面施0.1%~0.2%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延续施用4~5 次。
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浇水。多雨季节,注重排水。
(三)去侧蕾
为使养分集中供应花蕾生长,使蕾大花大,对有侧蕾的植株应实时将侧蕾去掉。
(四)病虫害防治
芍药采切前易发生蚜虫危害,直接影响切花质量,用40% 氧化乐果2000 倍液叶面喷施,加以防治。雨季叶面易发生叶斑病,导致叶子干枯。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或50% 退菌特800 倍液,加以防治。芍药地下害虫重要是蛴螬、地老虎,为害根部。施肥时每667 m2 用3~4kg 呋喃丹颗粒或辛硫磷施于土中。
六、鲜切花的采切
采切时应在上午露珠晾干后举行。可选择紧实、显色的花蕾或选择萼片松散花蕾,即切即售。红色品种比白色品种稍晚些采切,重瓣花应比单瓣花稍后些采切。采切时,当长度到达需要的标准,应使母株上的叶片尽可能多留些,以保证其光互助用继续举行,使根系不再腐烂,保证下一年的产量。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news/1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