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苗木百科

珙桐特征特征

导读

珙桐又称鸽子树、水梨子和鸽子花树,属珙桐科被子植物,落叶乔木,可高达15~25m。树皮为深褐色或者深灰色,呈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幼枝为圆柱形,当年生枝无毛为紫绿色,多年生枝为深灰色或者深褐色。冬芽呈锥形,有4~5对以覆瓦状排列的卵形鳞片。叶纸……

珙桐又称鸽子树、水梨子和鸽子花树,属珙桐科被子植物,落叶乔木,可高达15~25 m。树皮为深褐色或者深灰色,呈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幼枝为圆柱形,昔时生枝无毛为紫绿色,多年生枝为深灰色或者深褐色。冬芽呈锥形,有4~5对以覆瓦状排列的卵形鳞片。叶纸质,为单叶互生,幼枝顶端簇生,呈宽卵形,长9~15 cm,宽3~5 cm,顶端短急尖或急尖,尖头微弯,基部为深心形或心形,边缘为粗锯齿状,叶面为亮绿色,切面有希罕的长柔毛,老时无毛,后头麋集淡白色或淡黄色的丝状粗毛[1-4]。叶柄呈圆柱形,幼时有希罕短柔毛。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由1朵雌花或者两性花和多数雄花顶端形成成头状花序,两性花处于花序的顶端,且雄花围绕周围,花形像鸽子展翅,基部纸质,有2~3个短圆状倒卵形或短圆状卵形的花瓣状的苞片,长7~15 cm,宽3~5 cm,初呈淡绿色,随后呈乳白色,较后呈棕黄色脱落,花期4—5月。果实是长卵圆形的核果,呈紫绿色附黄色黑点,长3~4 cm,直径15~20 mm,外果皮较薄,中果皮为肉质,内果皮为骨质附沟纹,种子3~5个,果梗圆柱形较粗壮,果期为10月。珙桐喜欢生长于海拔700~1600 m的深山云雾里,空气湿度要求较大。喜微酸性或中性腐殖质且深厚的土壤,不耐旱、不耐土壤贫瘠。
2 育苗移栽技术
2.1 种子选择与处理
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添而降低,因此低海拔的珙桐种子成熟要早,因而要分期举行种子采集,尽管选择成熟、丰满、个大的种子,以提高种子发芽、幼苗破土和抗逆的能力。珙桐的种子必须经过自然变温的沙藏处理。详细的做法是:先将种子剥皮洗净,用1.5 %高锰酸钾举行消毒,然后再将种子与细沙以2∶1的比例拌匀,以20~30 cm的厚度平堆在排水较好的旷地上,较后覆盖5~10 cm厚的细沙。除夏天外,每个月翻动1次,同时要注重放积水、防蹂躏、保湿。经夏天日晒雨淋和冬季风雪冰冻,翌年春天便可播种。但是必须注重的是,沙藏一定要在室外的露天下举行,才能施展作用。如果堆放在室内,就算是经常开窗、保湿,存储2年也仅有少数种子会破口出芽,80%的种子依然完好新鲜。
2.2 苗圃地选择
由于珙桐种子较小,破土能力不强,又由于叶片多且大,蒸腾量也较大。因此,苗圃需要选择湿润、松散、肥沃、透气且排灌利便的土壤,或是草木灰、蜂窝煤炉灰、发酵腐熟的人工肥与细沙、细土的夹杂土,或是树林里枯枝落叶层较厚的土壤,或是细泥沙、城墙土、厩肥的夹杂土。而盐碱地、杂草丛生地、低洼的烂泥田和沙砾不适互助为苗圃。同时,苗圃还需用药对土壤举行杀虫消毒,而且必须在种子沙藏处理前就开始整地。
2.3 播种
处理好的种子如果直接播在苗圃,由于出苗时间不同,而且有些果核能出苗3~5株,导致苗木崎岖、疏密纷歧,会影响苗木的质量。因此,较好采取大棚温室或沙床催芽移栽的方式,不仅能较好的利用光照、肥力、地力和遮阳设施,而且能保证苗匀、苗齐、苗壮。详细措施:在2月尾至3月初,在大棚或背风向阳地制作沙床,铺上10~15 cm厚的细泥沙,撒入开裂的种子,播种量为300~400粒/m2,覆盖4~5 cm厚的细泥沙和农膜。大喷催芽时温度要保持在30 ℃以下。播种后20~40 d逐渐有芽苗出沙。如果光照强烈,要实时除掉农膜罩上遮阳网。如果仍有霜冻或寒潮,要继续盖上农膜。当幼苗转绿并有真叶出现时,要将幼苗以行距20 cm、株距10 cm移栽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圃里,并安装遮阳装备。移栽较好选择在多云或阴天举行,随起随栽。栽后要实时浇水,且叶面喷洒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以防治病虫害。
2.4 搭建遮阳设施
珙桐幼苗较怕33 ℃以上的高温、曝晒及干旱,因此不仅要保持苗圃土壤湿润,而且要遮阳,以免高温烫伤和曝晒导致珙桐生长缓慢。通常使用遮阳网举行防晒,用平顶式的网蓬要比拱式的好,而且高度要跨越人的高度,周围用网包严,以便更好的管理。还可以在苗床上撒上麦穗、松树叶、锯末、谷壳、青苔等杂物,既能削减强烈光照对幼苗的危险,又能起到保湿、调温、防结块等作用。
2.5 苗期管理
一是浇水。珙桐苗期较怕高温、干旱及曝晒,因此要定期浇水以保证土壤湿润,且降低地温与气温。较好采取喷灌,如果土壤黏性重,可把水放入沟内举行逐步渗灌的方式,切忌浇水过量与洪水浸灌,以防烂芽。二是病虫害防治。如果已对种子和苗圃举行消毒灭菌,那么苗期引发的病虫害一般不会很严重。但仍照样要举行防治,由于蛴螬能吃掉或咬伤1个一至二年生的苗木根部,小地虎一晚上能咬断许多苗木。三是追肥。珙桐通常会在春季和秋季各抽1次梢,因此施肥在早春较好,夏天施复合肥2~3次,秋季施人粪尿1次。同时还要注重定期的除草松土。
2.6 适期移栽
珙桐苗出苗移栽时,苗木越小长势越好、成活率越高。一般一至二年生的苗木能不带土球移栽,而3年及3年以上的苗木在移栽时必须带好土球。由于珙桐3月中旬会散叶,因此较幸亏秋季举行珙桐移栽,春季移栽宜早不宜晚,而且较好是在阴雨天举行起苗、运输和移栽。珙桐仅仅在幼苗时期和移栽成活前怕阳光曝晒,因此移栽后需逐年增添光照。移栽后,土壤仍要保持松散透气,以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在高海拔地区栽种的珙桐,冬季需要实时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实时冬灌和培土。
2.7 移栽后管理
一是浇水。移栽后第1个月需每天浇水1次,早晚都可举行;移栽后第2个月均匀浇水4次;移栽后第3个月浇水2次;以后每月浇1次水即可。二是施肥。从移栽后第3个月需施有机肥1~2次,第4个月施磷钾夹杂肥1次,以后每月可酌情施肥。三是降温。当光照强烈或气温跨越39 ℃,地表温度相对较高时,需实时采取降温、避暑措施,如日间搭棚防晒,傍晚浇水降温等。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04523.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