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紫叶李,又名红叶李,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樱李的变形,树冠圆形或扁圆形,小枝红褐色。叶卵形或倒卵形,边缘具重锯齿,叶紫红色。花单生或2 ~3 朵聚生,粉红色。果实近球形,黄绿色有紫色晕。花期在4 ~5 月,果熟期6 ~7 月。叶滑腻,叶卵形至披针形,紫红色。花小,淡粉红色至白色。核果球形,紫红色。原产于亚洲西南部,现在华北及以南地区广为栽植,是园林绿化、旅行果园的重要树种,现将其种植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栽植环境的选择
紫叶李为暖温带树种,喜光,应栽植于光照足够处,切忌栽植于背阴处和大树下,光照不足不仅使植株生长不良,还会使叶片发绿。紫叶李耐旱、喜湿,但不耐积水,栽种于干燥之处可正常生长,在低洼处栽植则生长不良。紫叶李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酸性沙质壤土,也能耐轻度盐碱土,在pH 值为8.8、含盐量为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紫叶李较耐寒,但也应该尽管栽植于背风向阳处,尽管不要栽植在风口。紫叶李的叶片为紫红色,栽植时应注重不要顺色,颜色有不同方可显出叶色的美观。
2、水肥管理
紫叶李喜湿润环境,对于新栽植的苗除浇好三水外,还应于4 月、5 月、6 月、9 月各浇1-2 次透水。7、8 两月降雨充沛,如不是过于干旱,可不浇水,雨水较多时,还应实时排水,防止水大烂根。11 月上中旬还应浇足、浇透封冻水。在第二年的管理中也应于3 月初、4 月、5 月、6 月、9 月和11 月上中旬各浇水1 次。从第3 年起只需每年早春和初冬浇足、浇透解冻水和封冻水即可,可靠天自然生长。需要注重的是:进入秋季一定要控制浇水,防止水大而使枝条徒长,在冬季遭受冻害。
紫叶李喜肥,除栽植时在坑底施入适量腐熟发酵的圈肥外,以后每年在浇封冻水前可施入一些农家肥,可使植株生长兴旺,叶片鲜亮。但需要说明的是,紫叶李虽然喜肥,但每年只需要在秋末施1 次肥即可,而且要适量,如果施肥次数过多或施肥量过大,会使叶片颜色发暗而不鲜亮,降低观赏价值。
3、整形修剪
紫叶李最佳的树形是“疏散分层形”。这种树形,树冠开张且不失紧凑,而且主干显著,主枝犬牙交织。
紫叶李的整形一般分4 年举行。第1 年的修剪在栽植后举行,在主干0.8-1.2m 处短截,剪口下的第1 个芽作为主枝延伸枝,另在第1 个芽的下方选取3 -4 个粗壮的新生枝条作为主枝,枝条应均匀分布,可不在统一轨迹,但上下不应差5cm 以上,且应呈450 向上睁开。主枝选定好后,在生长期要对其举行适当的摘心,以促其粗壮。第2 年冬剪时,还应适当短截主枝延伸枝,选取壮芽,在其上1 c m 处短截,芽的偏向应与上年主干延伸枝的偏向相反,主枝也应举行短截,留粗壮的外芽。第3 年冬剪时,主干延伸枝再与第2 年的主干延伸枝偏向相反,并选留第2层主枝,也同样保留外芽,长成后与第2 年主枝错落分布。第4 年照此法选留第3 层主枝。
在现实工作中,“自然开心形”也应用较多。其修剪方式是:苗木定植后,在干高0.5-1m 处对其举行短截,不使其生长成主枝延伸枝,只选取3 -5 个新生枝条做主枝,所留主枝分布应大致均匀,且开张角度在450,然后按“疏散分层形”修剪主枝的方式来逐年举行修剪。这种树形虽不如“疏散涣散形”美观,但比疏散分层形树冠通透性好,观赏效果也不错。
需要注重的是,不管是哪种树形,在对各层主枝举行修剪的时候,应适当保留一定数目的侧枝,使树冠充分而不朴陋,在树形基本形成后,每年只需要剪除过密枝、下垂枝、重叠枝、交织枝和枯死枝即可。
4、病虫害防治
4.1 虫害:紫叶李的重要虫害有红蜘蛛、刺蛾、布袋蛾、叶跳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 倍液喷杀红蜘蛛,用B T乳剂1000 倍液喷杀刺蛾、布袋蛾,用10%吡虫啉1500 倍液喷杀介壳虫、叶跳蝉,用铲蚜500倍液喷杀蚜虫。
4.2 病害:紫叶李抗病性较强,常见的病害是细菌性穿孔病,这种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发病后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重者还会导致病株死亡。
4.2.1 症状:初发病时,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小褐点,然后逐步扩展成直径2 c m 左右的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周边有浅黄色晕圈,最后病斑逐渐干枯并脱完工孔状。
4.2.2 发生纪律:该病由野油菜黄单孢杆菌桃李穿孔病变种侵染所致。病菌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内越冬。第2 年春季病组织溢出病原细菌,借雨水、气流和昆虫传播侵染。病菌发育温度为5 ℃-35℃,最适宜温度在25 ℃右,延续阴雨天或遇蚜虫等昆虫严重危害时,易造成大面积盛行。鲁中地区一般在5 月发病,夏天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
4.2.3 防治方式:合理修剪,利于植株透风透光;注重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的虫;加强水肥管理,栽植穴内切忌积水,施肥要注重营养平衡,特别注重磷钾肥的施用;春季发芽前喷施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1:100 等量式波尔多液,清除菌源;发病初期喷施95 %菌灵或15%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每10天喷施1 次,连喷3 -4 次可有用控制病情。
5、繁殖方式
常采取的繁殖方式有:芽接法、高空压条法和扦插法。
5.1 芽接法:砧木可用桃、李、梅、杏、山桃、山杏、毛桃和紫叶李的实生苗,相比较而言,桃砧生长势旺,叶色紫绿,但怕涝;李做砧木较耐涝;杏、梅寿命较长,但也怕涝。在鲁中地区以杏、山桃和毛桃作砧木最为常用。
嫁接的砧木一般选择1-2 年生的苗,最好是专门做砧木培育的,嫁接前要先短截,只保留地表上的5-7cm 的树桩,6 月中下旬,在事先选做接穗的枝条上定好芽位,接芽要丰满、壮实,无干尖和病虫害。用经过消毒的芽接刀在芽下2cm 处向上呈30° 斜切入木质部,直至芽上1cm处,然后在芽上1cm 处横切一刀,将接芽轻轻取下,再在砧木距地3cm 处,用刀在树皮上切一个“T ”形切口,使接芽和砧木慎密结合,再用塑料条绑好即可。嫁接后,接芽在7 天左右没有萎蔫,说明已经成活,25 天左右就可以将塑料条拆除。
5.2 高空压条法:枝条要选择树势较强,无病虫害的植株,枝条直径一般为1 -2 c m,以2 -4 年生枝条为最好。压条在春季4 月中旬至5 月中旬举行,在压条上选择适宜的部位用嫁接刀刻划两道刻痕,间距在1.5 c m 左右,然后对刻痕间的表皮举行环剥,环剥后立刻套上塑料袋,并在下刻痕下部将塑料袋系死,然后将调好的沙壤土泥浆放入塑料袋,捏成球状,泥球要将环剥处包裹住,并使其处于泥球的中部,然后将塑料袋上口系死。塑料袋封好后要经常举行检查,查看泥球是否干硬,如果土球柔软,说明包扎效果较好,土壤含水量较高。约莫45 天后伤口可以愈合并开始生根,秋末落叶后,将压条在泥球下部剪断,剪开塑料袋后举行移栽。如果干硬则说明塑料袋有漏气的地方,要立刻用注射器注入水,并在原塑料袋外再套一个塑料袋。
5.3 扦插法: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5.3.1 硬枝扦插:在10 月中下旬至11 月上中旬均可举行扦插,但需在土壤上冻前扦插完毕。苗床应设在有草苫或保温被的阳光棚内。苗床应在扦插前半个月准备,一般做成平床即可,土壤应为沙质壤土,作床前应施入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用量为每667m2600-800kg,土和肥料要拌匀,耙平后用40 %五氯硝基苯颗粒与土壤充分拌匀举行消毒,用量为7 -8 g / m2,消毒后覆盖塑料布举行封锁。扦插的枝条应无病虫害,直径0.5 -1 c m,且木质化程度要高,插条一般剪成12 -15 c m,下剪口剪成马蹄形,上剪口应平滑,距芽1-1.5cm,插条100-150 根绑成一捆,在500mg/kg IBA 溶液中浸泡24 小时,然后取出备用。扦插前先在苗床上用竹签举行打孔,株行距为10 c m ×10 c m,打孔后举行扦插,扦插深度为外露3 -4 个芽即可。扦插后立刻浇1 次透水。扦插后棚内温度不应低于5℃,晴天时应在上午9:30 左右揭开保温被或草苫,以提高温度增添光照,下午4:00 后放下覆盖物举行保温。在3 月中旬再浇1 次透水,并在中午棚温较高时适当透风举行炼苗。在4 月中旬揭掉棚膜,对叶面喷施1 次0.3%尿素溶液,以加强长势,今后每10 天左右喷施1 次氮、磷、钾复合肥,并视土壤墒情浇水,使土壤保持在半干半湿状态,8 月尾前截至施肥,第2 年春可移栽入圃地举行种植。
5.3.2 嫩枝扦插:扦插需具备高1.8-2.0m的荫棚,荫棚周围及顶部均用单层苇帘遮掩,透光率30% 左右。荫棚下挖低床,深15-20cm,宽1 m 。床内填清洁河沙。插条选生长结实,无病虫害的母树,采昔时生半木质化的枝条。鲁中地区6、7、8 月份均可采条。为防止插条失水,要随采随插。插穗长12-15cm,上端留4-5 片叶,别的去掉。下切口用单面刀片削平。用I B A500 m g / k g 溶液处理的插穗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达95 % 。扦插前先将苗床喷透水,再用4 g / m2 的多菌灵溶液喷洒床面即可扦插。将插穗下端2 -3 c m 浸入药液中4 -5 s,插穗深度为3cm 左右,株行距为5cm ×8cm,插完后适当喷水,并搭塑料小拱棚,将塑料膜盖严、紧。扦插后生根前,每天喷水1-2 次,为喷水利便,可设带喷头的塑料喷管,每次喷水30-45s,时间为上午11:00 及下午2:00。为防止插穗腐烂,每隔7-10 天喷1 次0.1% 的多菌灵溶液,共喷2-3 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2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