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悬铃木是行道树的主栽树种,具有较高的绿化观赏价值。根据其生长发育纪律,把握其生理、形态特点,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使其树冠组成特有的姿态与形状,以到达绿化、美化之目的。
悬铃木行道树的修剪时间分为:冬季修剪,即在树木落叶后发芽前举行;夏天修剪,即在树木生长期举行。以冬修为主,夏剪为辅。人工造型修剪,详细方式如下:
一、把握特征以树修剪
1、悬铃木是阳性树种,较耐寒,尤喜深厚、湿润土壤,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北方地区,幼苗易受冻害。幼龄树在土层深厚的条件下,生长兴旺,显示出有直立性的趋势,特别是剪口下,群体状多头向上直立枝的萌发,则是一种顶端优势的体现。
2、主干直,分枝多,树冠大,具有萌芽力强的特点。栽植易成活,枝干易造型。生长迅速、结实、良好、成荫快,且美观。具有较好的隐藏、遮荫的作用。
3、枝条开展,树冠广漠,具有耐修剪,移植力强的特点。栽植行道树,通过修剪,能够阻止树与空中线路交织的矛盾,便于管理,在周围上下环境较差的条件下,而能良好地生长。
二、因势利导修剪造型
行道树要求树成荫,冠成型。悬铃木由于耐修剪,以是好造型。西安地区多为两种树型:一是上无线路,呈自然圆锥型;二是上有线路,修剪成杯状型。但有的路,有些树已长成多种不规则多头型。或者说不成型、半个头、一边倒、r枝状、奇型异状,极不美观。
1、自然圆锥型
具有显著的中心领导枝,分2~3层,由3(4)-3-2主枝组成树体骨架,均匀分布多少侧枝,形成一个完整的树冠,显得自然,故称自然圆锥型。其优点是:不受人为修剪的限制,随其树的正常生长,冠大荫浓,雄伟壮观,绿化覆盖面大,便于管理。
2、杯状型
通过修剪造型,即人工手法,使树体骨架由一干、三主、六侧、十二头延伸枝组成,中心没有领导枝,形状恰似一个口杯。其杯状型修剪步骤是:悬铃木行道树的主干高度:第一排行道树为3.5~4米;第二排行道树为3.0~3.5米;隔离绿带为3.5米以上。栽后第一年,选留3—4个开张角度45。为主枝,长度留6O~8O厘米短截。栽后第二年,各主枝留1~2个侧枝,主枝长度留80~lOO厘米短截。第三年,侧枝上选留分枝,主枝延伸枝留lOO~120厘米短截。第四年,主、侧枝基本形成,做以局部调整。第五年,合理疏剪,完善树型。对悬铃木主枝利用短截时,要特别注重留芽偏向。由于悬铃木枝条具有直立向上生长的特点,顶端优势较为显著。为了控制主枝开张角度,可采取“内芽外蹬”法。即先端留内芽,必直立生长,第二芽留外芽,其枝条则有一定的弯度生长。下年修剪时,将上顶端枝条疏去,留下端枝条为主枝延伸枝,延续三年便形成理想的主干。
三、定型修剪
通过修剪措施,调治树势,平衡姿态,加强或削弱某些枝条的生长与发育,使树冠生长向人们所要求的形状生长,以到达预期的树型与效果。
1、疏枝:也称疏剪。将树冠内生长过密而无用的枝条,如徒长枝、病虫枝、消瘦枝、干枯枝、并生枝、竞争枝、下垂枝、直立枝等,从枝条基部剪除。目的是让树冠内透风透光,合理分配营养,促使树木生长兴旺。
2、短截:将枝条剪去一部门,仅保留一定长度的枝条和一定数目的芽,使树木重新分配营养,刺激芽萌发和兴旺生长。
3、大去头:将主干留有一定的高度,截去上部干与枝。此法多用于新栽行道树和补栽树木。能提高栽植成活率,重新培育各大主枝,易形成树体骨架。
四、成型修剪
对多年生易形成树冠的行道树,修剪要稳重。本着宁轻勿重的原则,在正常生长情况下,一般不要大杀大砍,大动刀锯。修剪的过重,对树木生长则是一种抑制,树体难以恢复与生长,降低绿化遮荫效果,且有碍于街道市容美观。
行道树骨架的冠型已形成,修剪一般从轻。冬季修剪时,原则是以疏为主,适度短截。将过密、无用的枝条,从基部疏除。对1~5年生不同枝条,注重选好留芽,举行合理的截留。对各种延伸枝,可采取长放或回缩修剪。通过疏与剪,以削减叶面水分蒸发,枝条营养消耗,开展角度,平衡树势,增大树冠,且透风透光,削减病虫为害,阻止树线矛盾,以促使树木正常结实地生长。在树木生长季节,为了阻止枝条与线路、交通的矛盾,宜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可定期或暂且性举行修剪。一般以不伤损树型为原则,尽可能不要疏去大枝。
五、对不成型树的刷新修剪
1、树有中轴而无中心领导枝
在上无线路下的行道树,呈自然圆锥型,应有中心领导枝。如由于某种缘故原因,造成欠缺。可在主枝上选留直立枝,使其曲线向上生长。并选留2~3个角度开展的枝条,作为第二层主枝,各主枝上再选留几个侧枝及分枝。
2、有中心领导枝而无主枝
对中心领导枝下端,可采取一截二刻伤。用锯横拉一下,至木质部,不宜过深。以刺激锯口下不定芽之萌发,发出的新枝,选留2~3个作为主枝,逐年培育,形成完善的树形。
3、杯状形
一般由于某种缘故原因,主枝断臂,留有残桩,呈为一边倒。对残桩从基部短截,促使发出直立枝,执行内芽外蹬,频频几回,逐渐形成主、侧枝及延伸枝,以完善树形。
4、两大主枝的双叉形
多出现一边大,一边小,且杂乱无章。可疏去部门无用枝条,选留偏向部位好的直立枝或徒长枝,一左一右向空缺处生长。昔时留下准备枝,次年行之短截,几年后形成树上之树。
5、多年未修剪的杯状形
中部丛生直立枝,呈多头形。杯状形不要中部直立枝,可采取分年分次地疏去,不宜一下全除。否则,会造成伤口过大,难以愈合,干之顶部易变朴陋。
6、三大主枝下垂形
由于对三大主枝选用是背下枝,或是开展角渡过大,树体增高,树势偏弱,出现出下垂姿态。通过疏去部门枝条,或行重短截,有目的地使侧枝方位抬高,向上斜度生长。又分枝点过低,亦应逐年交替提升。
六、悬铃木修剪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
对一株树的修剪,其对象是枝条,但其作用范围并不范围于枝条自己,同时也对树木整体发生影响。如短截修剪,从局部上看,能使枝条的生长势加强,但从整体来看,对整个树体则有抑制作用。故修剪时势部生长势加强越显著,对整体生长量的削弱也就越大。因此,修剪时必须全面考虑这两方面的作用,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2、注重枝与芽的相互关系
对枝条利用短截,削减了芽的数目,使养分集中应用于保留下来的枝芽,从而加强下场部的生长势。修剪轻重和剪口芽,可决议生长势的强弱。剪口留强芽,可长成粗壮长枝,剪口留弱芽,则发枝细弱。
3、摆布主枝与侧分枝的隶属关系
对主与侧枝的修剪,常易发生“重主轻侧”的私见,两者不尽协调统一。有时出现主枝上无侧枝,侧枝上无分枝,枝干呈“鸡腿状”。应从全树整体出发,做到主上有侧,侧上有分,且保持一定数目的比重。还可选留直立枝、徒长枝加以利用,更新换主。保留营养枝,作准备枝及延伸枝。
4、把握好修剪轻重与修剪量的内在关系
对一株树木,修剪的轻与重,要看整体修剪下和保留下的枝条多少,而不但一看疏枝或短截的程度。一般疏去大枝或重短截,可称之重修剪。对整体植株作局部而量小的修剪,可称之轻剪。轻与重要看树体生长势强弱,一般要做到宜轻宜重,适量适度。
5、修剪一次性与延续性
树木在生长发育,树冠在形成,树体在增大,环境条件在变化。因而要求行道树的整形与修剪,应具有延续性与长期性。在短截修剪时,会出现分次、分量、分时地举行。为了阻止伤口过大,偶然需留残桩。有时为了更新换主,有目的地留有准备枝。这一切均有待于日后调清算顺,逐渐充分完善。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3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