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卫矛矢尖蚧(unaspis euonymi)又叫卫矛矢尖盾蚧,为同翅目蚧总科盾蚧科昆虫。重要危害卫矛科植物,特别是大叶黄杨和卫矛上发生严重,卫矛科植物周围的其它植物上也偶有发生,例如忍冬、木槿、丁香、山茶、常春藤、鸢尾、冬青等。
雌介壳较小,长1.4~1.5mm,宽0.7一o.8ram,前窄后宽,弯曲,呈长梨形,背部无显著纵脊。成虫体纺锤形,腹部第1节处较宽,除臀板外,全体嗅质,不硬化,前气门隙2o个左右,后气门腺3—4个,背腺管少,每例3o一35个,中臀叶基部靠近,内缘向外倾斜,围阴腺5群,每群3—7枚。矢尖蚧与之显著的区别是,
雌介壳大而直,长28—3.5mm,宽10—13ram,星梭形或箭簇形,背部中心有一条显著纵脊。成虫体前部硬化,很长,约占体长2/3,老熟时全体骨化,胸腹部各节分界显著,前气门腺l2个左右,后气门腺5—6个,背腺管多,每侧5o个以上,中臀叶基部远离。无围阴腺。
矢尖蚧生活史
卫矛矢尖蚧在邯郸市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大叶黄杨枝条上越冬。翌春4月尾5月初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产卵高峰在5月2日左右。背荫处枝叶上的个体较向阳处的个体晚产卵3~5天。卵期很短,几小时至1天1龄若虫出现于5月上旬到下旬,孵化盛期在5月lo日左右。2龄若虫出现于5月下旬封6月中旬。6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雌介孕卵期12~15天。第2代生活史很不整齐,从7月至9月备虫态均可见蓟。第2代卵6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7月上旬到9月中旬为1龄若虫出现期,7月中下旬为盛期。7月中旬到9月下旬为2龄若虫出现期,8月上旬为盛期。10月上旬第2代雌若虫所有发育为成虫。部门羽化较早的成虫可继续产卵,但不能再完成一代。
矢尖蚧生活习性
卫矛矢尖蚧成、若虫均在枝叶上取食为害,其中以内层隐藏处小枝上分布较多。一般分布于枝上的占30弼~40字刍,分布于叶上及枝上为害者,内层枝上占65%~75两,外部枝上占25簪~35每。由于第2代发育极不整齐,越冬时尚处于1龄若虫期和2龄若虫期的个体所有冻死。越冬代雌成虫产卵量在50l粒左右,第2代稍低。卵产在雌壳下母体后部,1龄若虫孵化后大多爬行一段距离(15~35cm),然后在枝叶上牢靠,亦有部门个体出壳后稍作爬行即在母体周围寻找枝洼、叶脉周围等处牢靠。若虫牢靠1天后背部出现绵状蜡质,3~5天后身体出现折皱,中部隆起,后头出现灰色排泄物,8~l0天后脱皮成为2龄若虫。一般雌成虫较雄成虫早羽化2天之右,雄虫羽化后爬行或飞至雌虫体背,将腹末伸人壳内与雌虫交尾。第2代1龄若虫孵出后重要向昔时生新枝及叶上扩散。此期捕食及寄生性天敌较多。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和捕食性螨类,寄生昆虫重要为一种小蜂(待判定),寄生率可达43%。
防治方式
(1)从战略上狠抓第l代防治,详细防治一,榔时期以第l代1龄若虫期为宜。由于第l代发育比较整齐,而第2代发育极不整齐,各虫态重叠现象严重,而且是天敌活动的重要时期
(2)药物防治以40%氧乐果乳油1000倍稀释液,喷杀第】代1龄若虫效果较好,虫口减退率可达93.6%。其它药剂如氯氰薷酯、20为杀灭菊酯各1000倍稀释液喷洒,杀虫效果均可在83%以上。
(3)由于该蚧多在内层枝叶上为害,喷药时一定要注重内部要打透,喷洒均匀,亦可使用呋喃丹及铁灭克根埋处理。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4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