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景观绿化

《山茶史考》附骥

导读

读本刊2021年第三期周武忠同志的《山茶史考》,得益良多。我是搞建筑的,闲暇涉览有关书籍,偶有所得,因举数例,以附骥尾,聊供参考。一.“山茶”名称的呈现,因南宋刻本《全芳备祖》中已作专类著录,至少可推至宋代,《辞源》之注释,似应修改。按《全……

读本刊2021年第三期周武忠同志的《山茶史考》,得益良多。我是搞修建的,闲暇涉览有关书籍,偶有所得,因举数例,以附骥尾,聊供参考。
一.“山茶”名称的出现,因南宋刻本《全芳备祖》中已作专类著录,至少可推至宋代,《辞源》之注释,似应修改。
按《全芳备祖》一书,为南宋陈咏所辑。估量脱稿在理宗即位前后(公元1225年前后),付刻期间约为宝佑癸丑至丙辰间(公元1253―1256年),已临南宋末祚,因此,印数不多,传播也不广,厥后又无再刻者,以至在是书重刊之前,国内仅存寥寥几部手抄本,知者少少。日本则在是书传入后,朝野看重,虔臧于宫内省图书馆,至今仍保留着临近原书70%的计四十一卷原刻本,虽非全璧,弥足珍视。
《全芳备祖》专辑植物质料,据自序称:“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集凡四百余门”,故称“全芳”;而涉及有关每一植物的“事实、赋咏、乐府,必稽其始”,故称“备祖”。梁家勉先生以为:“从是书的体制上说,溯源寻流,可推为古代专以植物为对象的类书(《群芳谱》等)的起源。吴德泽先生在六十年月初,在《书林一叶》专栏专题介绍中,即誉之为“天下较早的植物学辞典”。因此,修改《辞源》注释,并把《史考》中关于山茶一名之正式见于专类书籍的纪录推至宋代,是有足够史料依据的。
二.《全芳备祖》卷十九“山茶花”条:“事实祖碎录:有红、白二种,又有千叶者,名品颇多,不能尽录(《草木记》)。南山茶葩萼大倍中州者,色微淡,叶柔薄有毛,壮实如梨,大如拳,中有数子如肥皂籽大。别自有一种,叶厚硬,花深红,如中州出者(《虞衡志》)”。“赋咏祖”则更著录了南宋时及前期诗人张芸叟、曾南醴、曾裘甫、刘后材、王梅?G、苏东坡、梅圣俞、徐溪月、陶弼、俞国宝、杨诚斋等人的五言、七言散句、散联七条及诗十四首,其中如梅圣俞的“南国有嘉树,华居赤玉枝;曾无冬春改,常冒霰雪开”一诗,似给供应了山茶北迁的线索?王梅?G的“道人赠我岁寒种,不是寻常后裔花”散句,则说明山茶至少在宋代已与道家结下了姻缘,而不仅仅联系于释教了。张芸叟的“栽植夺天巧,接缀假人力”散句,则说明至少在宋代已劈头了科学和艺术的栽植与钻研。曾南醴的“苍枝老树昔谁种?照射万朵红相围”散句,则供应了宋时尚存数百年(?)老山茶之事实,为宋以前栽植山茶供应了某种消息。徐溪月的“……桃叶何从来?派别疑武陵。愈出愈奇异,一见一叹惊。”在咏述山茶品种、色泽、姿势之余,也提到某些品种的原始产地质疑之事,陶弼的“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却是北人偏尊崇,数枝和雪上屏风。”苏东坡的“长明灯下石阑干,长共杉松斗岁寒。”刘后材的“青女行霜下晓空,山茶独殿众花丛;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等,则可知当时山茶已有露地栽植浏览、盆栽栽植浏览和画于屏风之上浏览等方式,山茶之深刻生活,已臻盛期。
三.《草木记》、《虞衡志》两书,如也可算作植物学方面的书籍,则山茶之始于著录之时,当可更往前移。唯此事有待于专家之钻研和评述,戋戋不敢乱议。
四.成书于民国时之辛亥老人、剡曲灌叟黄岳渊所撰周铮笔录清算的《花经》,于山茶亦有论述,作为《史考》,似乎也应提及?而且《花经》中所提到的品种,多有《群芳谱》和《花镜》中所未提及者,如“十八学士”、“九曲”、“明晰”、“绿牡丹”、“白牡丹”、“大小白荷”、“东方亮”、“红饼”、“台阁茶”、“花蝴蝶”、“玫瑰紫”、“牡丹点雪”、“墨葵”、“洒金”、“西施晚来装”、“小桃红”、“观音白”、“十样锦”、“玉楼春”、“凤仙茶”、“紫重楼”等,由此也可分明民国时山茶品种及栽植史的一段历程。
较后要说明的是,所引《全芳备祖》的几处原文,标点符号都是我妄加的(由于原书无标点符号),愿望明公指正。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50467.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