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盆土的配制与消毒
由于盆栽花卉在花盆中有限的空间和土壤中生长,故比地栽花卉对土壤的要求更高。若盆土理化性子不良、养分不足,将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状态。因此,盆栽花卉需要专门配制培育土。好的培育土应松散、肥沃,具有丰富腐殖质,排水、透气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无有害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可用于配制培育土的质料有多种,如腐叶土、堆肥土、有机肥、塘泥、园土、泥炭土、经过破坏聚积发酵的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河沙等。配制培育土可就地取材,根据花卉种类的特征,配制不同类型的培育土,一般盆栽草花多用中性培育土。中性培育土一般可用园土4份、腐叶土4份、河沙2份,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夹杂而成,也可根据当地现真相形举行配制。
大批量露地盆栽草花所用的培育土应消毒,较经济实用的消毒方式是采取日光暴晒法。使用未经消毒的培育土,有可能给盆栽草花带来大面积的、甚至是扑灭性的病虫害。
选盆
由于盆栽一二年生草花生长周期短,幼苗上盆后至出圃一般无需换盆,以是上盆前应根据所种植的花卉种类成龄植株的大小(高度、冠幅等)选择适当大小的花盆。根据盆花品级标准,成龄株高20~35cm,冠幅25~35cm,少数冠幅20~25cm或30~40cm的矮生种类,一般适宜选择的花盆尺寸直径×高度为15cm×12cm或12cm×10cm;成龄株高40~50cm,冠幅40~50cm的中型种类,一般适宜选择的花盆尺寸为18cm×15cm或15cm×12cm。若选择的花盆过大,容易出现“不满盆”现象;若选择的花盆过小,则会使盆花显得“头重脚轻”,比例不协调。上述两种情况都市造成盆花不能到达出圃质量要求。
所用花盆若为旧盆,应把旧盆土清算清洁,并洗净晾干待用,以削减病虫害的发生。若为新瓦盆,应提前1~2天将花盆用清水浸泡“退火”,使盆壁吸足水分,阻止“烧根”。
统一花卉种类的统一批幼苗应选择相同规格的花盆,阻止选择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花盆,以便摆花应用时到达整齐平等的效果。
上盆植苗
上盆时每盆植苗的数目应依据不同的花卉种类而异,若花卉成龄植株小巧、分枝少、枝叶细小,每盆可植苗2~4株,如雏菊,每盆植苗3~4株,三色堇、百日草等,每盆植苗2~3株。若此类花卉植苗仅1株,将会造成“不满盆”。每盆植苗2株以上的种类,选苗要生长均匀,幼苗高度、粗壮度相似,上盆后会生长平等,盆花外貌整齐。
有些花卉种类成龄植株较大,或叶片宽大、分枝多,每盆植苗1株即可,如羽衣甘蓝、瓜叶菊、鸡冠花等。若每盆栽1株,幼苗栽植在花盆中心,每盆栽2株以上,幼苗栽植分布要均匀,如栽3株按“品”字形栽植;栽4株按正方形栽植,阻止“偏盆”。
幼苗上盆的时间应适当,一般当具4~5片叶或5~6cm高时移栽上盆较为适宜。幼苗太小、太嫩,上盆不易操作,对成活率也有一定影响;幼苗太高才上盆,对形成良好株形晦气,并影响缓苗,对盆花质量发生晦气影响。
种植管理措施
水肥管理露地盆栽草花易受旱,尤其在高温炎热的夏秋季,晴每天天早晨、傍晚各浇一次透水;冬春季一般每天在中午前后浇一次透水即可。
盆栽草花要重视追肥,追施液态肥肥效快,效果好,因此多以追施液态肥为主,把握“勤施薄肥”的原则。上盆后注重缓苗期管理,渡过缓苗期后4~7天即可举行第一次追肥,可用N、P、K复合肥,肥液浓度1%~3%,对盆土浇施。肥液浓渡过高容易造成烧苗。以后每隔10~15天追施液肥一次,可逐渐增添P、K肥的比例,以促进花芽分化,到达多开花、花朵大、花色艳、花期长,提高“花盖度”(即花朵或花序数目占冠幅面积的百分数)。花盖度是评判盆花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5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