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白脉椒草,为胡椒科椒草属(也称豆瓣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容易植株丛生,高20厘米~30厘米,茎直立生长,红褐色,叶片3至4枚轮生,具红褐色短柄,叶质厚,稍呈肉质,椭圆形,全缘,叶端突起,呈尖形,叶长5厘米~8厘米左右,宽3厘米~5厘米,叶色深绿,新叶略呈红褐色,在光照足够条件下尤为显著,叶面有5条凹陷的月牙形白色脉纹。 白脉椒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稍耐干旱,不耐寒,忌阴湿。它对空气湿度要求不是很高,能在干燥的居室内正常生长。白脉椒草生长适温为20℃~30℃,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即可。白脉椒草不耐水淹,浇水要遵照“宁少勿多”的原则,以免土壤长期积水而引起根部腐烂。如果空气湿度较低,可用与室温临近的水向植株喷洒,可使植株生长兴隆、叶色灼烁清洁,提高观赏性。春、夏、秋三季要适当遮光,太强的光线对植株生长晦气,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还会灼伤叶片,但光线过弱,又会使叶片变得惨淡,白色脉纹不显著。在生长期,可每2周至3周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肥料中氮肥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叶面上的白色脉纹减退。冬季可将其置于室内阳光足够处, 如果较低温度在15℃左右,并有10℃左右的昼夜温差,仍可正常浇水、施肥,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越冬温度达不到这么高,就要截至施肥,控制浇水,使植株进入休眠,可耐5℃的低温。每隔1年~2年在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的珍珠岩或粗砂、蛭石混匀后配制,并掺入适量腐熟的马粪做基肥。 种植中应注重摘除基部枯萎、发黄的叶片,剪除影响株型的枝条,以保持美观;注重摘心,以促使分枝。当植株朽迈,观赏价值降低时,应实时繁殖新的植株,对其举行更新。 白脉椒草的繁殖常用扦插的方式,枝插、叶插均可。 枝插:多在4~6月举行,剪取带顶尖的枝条,长7cm~10cm,直接插入培育土中,放在无直射阳光处,保持土壤稍有潮气,不要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以免腐烂,半月后生根。 叶插:扦插可剪取结实充分的叶片,并带一部门叶柄,晾一天后,直插或斜插于装有粗砂或蛭石的花盆中,深度约为叶柄的1/2~1/3,插后保持湿润,也不要盖玻璃片或塑料薄膜,否则易腐烂,在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的条件下,2~3周后伤口部门可发生细小的不定芽盒根,5~6周后不定芽长出土壤外面,将其挖出,连同老叶一齐上盆,即成为新的植株。 白脉椒草基本没有什么病虫害,但种植环境闷热、透风不好,会导致介壳虫危害;土壤长期积水,浇水过于冷凉,则会造成根部腐烂。应注重改善种植环境,举行预防。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6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