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沙县水美土堡
从福建沙县县城出发向西,驱车20分钟左右,来到沙县凤岗街道“岭美乾”小盆地的水美村,明福高速公路三明毗邻线从小村身边穿过,水美古堡就在村中。
水美古堡由“双吉”、“双兴”、“双元”三个土堡组成,划分设有敬德堂、致美堂和慎修堂。三个土堡划分建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水美古堡是沙县现存较大的土堡修建群,也是省内保留较为完好的闽南式古民居修建群。2021年,被确定为沙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元。
“品”字形的土堡群
远看水美村,3个土堡呈“品”字形分布,周围青山环绕。
隔田相望,双吉堡和双兴堡堡内似乎已无人栖身,残缺围墙使古堡多了几分韵味,那拱门、那石料、那彩绘、那满地青砖彰显着古堡的百年风貌。双兴堡大门石匾上刻有“永建乃家”,语出《尚书?盘庚》“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意为“去吧去吧,走一条灼烁的永生进善之路吧。现在我将试着和你们一起迁往新都,成立你们新的家业以传之永远”。
双吉堡在水美土堡群中历史较悠久,占地面积较小。外观残旧,人迹罕至,只有在堡外晒芥菜的住民给这座古堡添了几分生气。
200多人攻不下的碉堡
双元堡,是保留较完好、面积较大、较年轻的土堡,占地约6000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历时13年完工。走近双元土堡,外墙正门一侧呈方形,边上依阵势而建成圆形。周围围墙高达18米,底层由4米多高的砖石砌成,外墙的正面大门和左右两侧小门均是由花岗岩砌成的圆形拱门。仰面可见正面大门上方刻着“奠厥攸居”四字(语出《尚书?盘庚》,意为奠居正位,定民之居)。
土堡的正面外墙两头设有比外墙凸出一米多的碉楼,此设计可以使碉楼里的人视野加倍坦荡,便于观测与匹敌敌人。此外,外墙还开了许多枪眼和灌水口,不仅可以防御匪患,还可以防火、防盗、透光、通气。
相传民国初期,尤溪卢兴邦手下的2小我私人叛变逃亡到双元堡,招惹了卢兴邦手下200多人想要攻克土堡。土堡的住民用大铁锅烧好滚烫的开水从灌水口倒入,并开枪防御,经过一场猛烈的战斗,卢兴邦被击退。水美村支书张梓銮感伤着:“要是2021年大炼钢铁时这些烧水的大铁锅能保留下来,现在应该还可以看到。”
从正门进入土堡,首先看到的是一个300平方米的大坪,正适合晒茶之用。现在砖石路面上已经长满了青苔,诉说着它的古老。
据纪录,堡内建有三厝,厅堂居室共99间,大小厅堂12个,天井8个,设有客厅、起居室、书房、厨房、蕴藏室等等。据纪录,堡内住户较多时到达50户,共300多人。堡内只要储足粮食,栖身的人可以几个月都不出堡。
走进土堡,可发现其重要是徽派修建气概,好比马头墙。局部融入闽南的元素,有些木质窗户还保留圆形,两扇侧门向外开。堡上可见有宽一米多的赛马通道,这是昔时护卫们巡城用的。再往里走,可看到大天井。天井设有出水口,刻有葫芦、铜钱形状,寓意“幸福”、“富足”;花架斗状,寓意“日进斗金”。
上厅为“慎修堂”,堂前梁如弓箭,称“弓箭轩”。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介绍这样的组织能使空气活动更快,炎天倍感凉爽。往里走,中堂与下堂现在还住着7、8户人家,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数是老人与儿童。
见证一代茶商兴衰
听说双元堡是清代安溪县岭美张氏迁沙县的后裔张洵第制作的。听村支书张梓銮介绍,张氏迁居此地很可能是由于当时家乡穷山恶水,为寻生计才来到沙县,因岭美山名字很亲热才决议定居这里种茶贩茶。据零星纪录,张洵第是靠经营桂花茶发家,双元堡就是他起身时所建。听说这楼是由福州官办设计局设计,专业修建工程队承建的,是沙县较早按图施工的民居修建。
张洵第结识当时的土匪头目,在运往福州的货船上插了一面土匪送的旗,确保了运货途中一起通畅。可厥后他妄想利益,把山上的树叶掺在茶叶当中鱼目混珠,损坏了信誉,自今交易一落千丈,再也没有翻身。现在古堡里还种着2棵桂花树,但早已不再经营桂花茶了。
古堡的墙隐约可以看到刮过的痕迹――“文革”时,土堡成了破四旧的对象,墙上图画、花窗无一幸免,令人惋惜。
150年间,张氏大家族从荣华到幽静,现在这里每个角落都似乎一直在呢喃耳语着一段段凄美的故事。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9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