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矮生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Summer),属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既可地栽又可盆栽,既可用于绿篱、色块栽植树种,宜实用作公路、铁路、大堤、河坡的绿化隔离带,更是有害气体超标的大中城市、工矿区的优良灌木树种;同时因其根系发达、固土性能强、管理粗放,可作为固土护坡的理想品种,极具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安阳市农业科学院2021年与北京大学互助研究《紫薇种质资本网络、保护、创新、新品种选育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2年的引各种植、繁育技术研究,了解了美国矮生紫薇的生态习性,充分把握了矮生紫薇高效繁育途径与种植管理技术。
1 引种
2021年引各种植美国矮生紫薇2000余株,并对美国矮生紫薇的繁育、种植管理、盆栽整形修剪技术举行了全面研究。
2 品种特征
2.1 形态特征
美国矮生紫薇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极矮生,单叶互生或对生,叶椭圆形,花色有红色、紫红色、淡紫色、桃红色、白色等,花期5~10月份,长达5个月延续开花不停,多数植株具有二次开花的特征,株型整齐、紧凑、开花形状好。
2.2 生态习性
美国矮生紫薇喜全光照条件,叶耐半阴;喜温暖条件,耐热和耐寒性良好;喜湿润条件,也较耐瘠薄。在合适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播种后3个月即可开花,扦插苗则开花更早。
3 播种育苗及种植管理技术
3.1 催芽
2021年1月28日在安阳市农科院实验室恒温箱内催芽,2月3日播种。恒温箱内温度设25℃,催芽选用细沙,种子催芽前,先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举行消毒1小时,种子用55℃的温水浸种30分钟。催芽时用以上准备好的细沙包裹种子,外面用湿毛巾裹好,并放入恒温箱内。催芽期间每天用30~40℃的温水淘洗种子,防止发霉,直至种子催芽结束。
3.2 播种
播种基础基质为入口纯草炭(阳光六号),采取点播的方式播种。把基质置入72孔穴盘内,用喷壶把基质浇透,用镊子将已经催好芽的“种子”放置入穴孔的中心,每穴1粒。再在上面覆盖5mm的蛭石,较后覆盖薄膜。
3.3 苗期管理
播种后保持基质的相对湿度为60%,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胚根出现后,实时揭开薄膜,保证基质含水量为60%,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子叶舒展后移栽前,每周叶面喷施1次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1:1夹杂液。春夏天时,早晚要各浇1次水。整个育苗期间,保证全光照。阴天光照条件不好时,加补光灯补光;子叶出苗后每周用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1次,防猝倒病,延续2~3次。
3.4 生长兴旺期管理
3.4.1 移栽:当幼苗长至2~3对真叶时,将穴盘苗举行移栽,倒入10cm×10cm营养钵内。
3.4.2 倒盆与换盆:植株叶面完全覆盖住营养钵时,将植株换入更大的营养钵内,所需营养钵的规格依次为:10cm×10cm、14cm×16cm、16cm×18cm、18cm×21cm、21cm×23cm。同时,根据生长状态和花期调整的需要,适时倒盆。倒盆或换盆时的基质配方:每1m3基质中添加500g史丹利硫酸钾型复合肥和旺活性有机肥500g。
3.4.3 肥水管理:采取薄肥勤施的原则,每周施1次0.5%复合肥浸出液。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夏天早晚各浇水1次。
3.4.4 温度与光照条件:整个生长季节置日光温室内,自然光照。
3.4.5 整形修剪:出现5~6片真叶时,第1次摘心;新分枝长到10~15cm时第2次摘心;多于4~5个分枝时开始修剪;长至15~20cm高时开始整形。修剪时实时除去徒长枝、重叠枝、交织枝以及病枝。
3.4.6 疏蕾、去蕾:根据生长状态和花期调整的需要,实时举行疏蕾、去蕾。
3.4.7 病虫害防治:蚜虫可用1.2%苦烟乳油800~1000倍液、50%抗蚜威3000倍液、2.5%敌杀死2500~3000倍液或6%吡虫啉3000~4000倍液等喷雾。 煤污病重要由于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的排泄物所引起,因此防治蚜虫和介壳虫是下午。白粉病防治:生长期间实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栽植过密,棚室加强透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实时清扫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削减病菌传播和发病时机。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结实,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加强植株的抗病性。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施保护剂,发病后可根据发病症状,施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5~10天施药1次,连施2~5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9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