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派别(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发生于明清,近代盛行为家家户户都热衷,屈大均《广东新语》有诗赞为“习惯家家九里香”。今年6月,在国际盆景大会和2021年展会上公布,广州取得2021年天下盆景大会和年展的举行权,76岁的周炳鉴老先生听到此消息非常兴奋,以为岭南盆景可以借此时机一展风貌,他亦为此准备了一盆“举世无双”的雀梅守候2021年的天下盆景大会上探讨。作为岭南盆景的传承人,周炳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看到岭南盆景的怪异风貌。
“红果王”周炳鉴 曾陪英国女王赏盆景
周炳鉴手上随时都拿着一把剪子,他说“手上拿起剪子,就什么忧闷都没有了。”从22岁正式拜师学习盆景算起,现在76岁的他,已经侍候盆景50多年了,他说“盆景是主人,我是仆役,我是忠心耿耿地浇养盆景。”在邓世昌纪念馆,从门口到馆内,四处都摆放着他的盆景,周炳鉴每天都市来这里照顾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修剪枝条。
“这棵水松陪了我50多年了,这棵七里香是2021年种下去的,这棵榆树叫《百年基本》,这棵朴树40多年了。”邓世昌纪念馆里的每一棵盆景,周老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来源,以及与它们之间的故事。他还会给喜欢的盆景写诗,挂在盆景下面。“相思有树伴邓公,现今老来不龙钟;英雄热血洒黄海,耳窝犹闻炮声隆”,这是挂在一棵相思树下的诗句,周老说这棵盆景是上世纪60年月时,他在邓世昌纪念馆里挖出来的老树头,由于形状像耳朵,周老先生有感为此写诗。
周老追随盆景大师孔泰初的哥哥孔锡华学习盆景。“当时候,都是八一公他们才玩盆景,我当时是后生仔,每次刚发人为,我都用来买"树仔头"(盆景树桩),自己玩。今后,一发不能摒挡,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周老说。
玩着玩着,周老逐渐成为盆景玩家中的专家。英女王伊丽莎白访问广州,到流花西苑旅行盆景展,周老的作品摆放在盆景展览现场入口较显眼的位置,他另有幸作为陪同人员之一,回覆女王随行人员提出的有关技术问题。
周老也是盆景界备受尊重的“红果王”,源于他较自满的一盆作品《万家红火迎国庆》。“红果是较早引入岭南的一栽植物,原本是5月份效果子的,但我依附着多年的经验,乐成让红果树反季节效果。”2021年10月份,正值国庆40周年,周老参赛的作品就是这盆《万家红火迎国庆》,一米高的红果树像被施了魔术一样,在反季节里,结了满树的红果子。当时这盆作品得到了国庆40周年盆景艺术一等奖。
举世无双老雀梅 馈赠盆景大会
在邓世昌纪念馆门口左右双方,划分摆着两盆大盆景,一盆是周老在上世纪60年月种下去的,高达2米多,却安于一个高只有20厘米左右的花盆里,周老说这是他的“前卫”之举,一直到近几年,行内才认可了他这盆盆景。另外一盆,是周老今年刚培育的。周老悄悄地跟记者说:“这绝对是举世无双的。”
这是一盆雀梅,树干有合抱大,半米高,但根枝纵横,犬牙交织,质感凸显,树形与越秀山的五羊传说造型自然相似。“你看它至少都有三四百年了,生命力却还这么强,它还不愿意退出舞台呢。”周老仔细地拨开新长出来的叶子,指着雀梅的茎干给记者看,周老说,这是他有生之年以来,碰着较好,较漂亮的“树仔头”。
“前段时间,在香港展出了国内外盆景中的精品,我特意去看,就是去瞧瞧有没有比我这盆雀梅更好的,效果真的没有。我要逐步浇灌它,侍候它,让它成型,成熟。”周老自满地说。
提及这盆雀梅,周老告诉记者,这是他花了10万元从一个交易人手中买回来。“卖给我之后,他儿子马上不同意,于是我就马上拿出了广州市岭南盆景传承人的证书给他看,告诉他,这雀梅是交给一个分明照顾它的人手中,一定会让它重出江湖,名震天下。”
周老希望能够好好培育这盆老雀梅,让它能够在2021年的天下盆景展览上展出。“盆景是这些年才越来越多人玩,今年我看到省政府的文件里,建设文化强省中有提到了我们岭南盆景,加上2021年的天下盆景展览会,希望会让岭南盆景再次绚烂起来。”
海幢寺恢复素仁盆景
邓世昌纪念馆内里的盆景,多数是周老多年以来浇灌养育的盆景。岭南盆景曾有三杰,其中两杰即是孔泰初和素仁僧人。素仁僧人圆寂之后,素仁盆景日渐式微,素仁所创下的潇洒、净灵气概的盆景也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视线中。师从孔派,却自小观赏素仁气概的周老,近两年志在恢复海幢寺的素仁盆景。自去年春节开始,海幢寺重新展出了曾任该寺主持、岭南盆景一代宗师素仁僧人所成立的素仁盆景近百盆,供市民和游客观赏。
“孔泰初盆景,铁骨铮铮,考究气焰雄浑,而素仁僧人,是空门之人,好八大山人等写意气概,专挑清瘦的树桩作为原材,缔造出了萧洒潇洒、禅意佛理的气概来。两派各有春秋,这两年我在海幢寺培育的盆景,有意识地恢复素仁气概,希望能够让素仁盆景重新皈依空门。”周老说。
海幢寺,以往空荡的平台上,多了近百盆盆景,信徒和游客们在拜佛旅行之余,多流连忘返于林林总总的盆景间。“这就是典型的素仁盆景。”周老指着一盆名叫《情洒人世》的盆景给记者看,一株高高瘦瘦的山桔树,疏影倾斜,亭亭袅袅,别有一番韵味。除此之外,另有《素仁亦云》《面壁思过》《达摩东渡》等题材的素仁气概盆景供人浏览。
盆景要几代传承呵护
岭南盆景由于近代战乱频仍等各种缘故原因,少少能够绵延传承下来。而周老以为:“有些盆景是要培育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才能成型成熟,日本的盆景原本就是中国传过去的,但它有着良好的传承,往往都是几代人相继培育,以是日本盆景在国际上非常着名。但实在日本盆景气概太单一,形态都类似于富士山。反而不如岭南盆景自由多变,自然怪异。”
从2021年起,周老开始收徒授艺。周老希望他照料了半辈子的盆景,能够有人传承下去,他也希望岭南盆景能够再次绚烂。“现在我正在培育的一些盆景,许多都还没成型,我估量我是看不到它展出的时候了,但希望能够有下一代继续照料。”周老说。
知多D
岭南盆景:一景二盆三几架
“岭南的天气特别适合培育盆景,因此与北方盆景不同,岭南的盆景千姿百态,而且成熟的时间特别快,好比在北方培育一株盆景要七八年的时间,在广东只用一两年就可以了。”周炳鉴老先生说,岭南人特别是广州人亲爱盆景,栽种盆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门,许多家庭天台、阳台、客厅、书房都栽种和铺排盆景。岭南盆景的制作、陈设和浏览,有“一景二盆三几架”之说,即除景外,盆具和几架的选用也很重要。
岭南盆景的创作,多就地取材,选用亚热带和热带常绿细叶树种,一般以广州人称之为“树仔头”的树桩为主,其品种多达30余种,如九里香(月橘)、榕树、福建茶、水松、龙柏、榆树、满天星、黄杨、罗汉松、?{杜鹃、雀梅、山桔、相思树等。
岭南盆景多用石湾彩陶盆,有圆盘、方盆、多角盆、椭圆盆、长方企、高身盆等,考究吸水透气、色泽协调、大小适中、古朴优雅。几架有落地式和案架式,多用红木等较宝贵的木料制作,使之协协调谐,相映成趣。
盆景三杰:
孔泰初(1903~1985):雄浑苍劲
又名少岳,祖籍番禺,盆景艺人。19岁从事盆景研究,上世纪30年月,孔泰初培育出的盆景已小闻名气,他在文昌路购置的两间瓦屋,购屋的资金是他的两盆参展盆景出售得来的,人称树仔屋;2021年成立“广州盆栽艺术研究会筹备会”时,被选为主任,总做事;广州市政府约请他到越秀公园工作,他无偿地将自己全心培育的数十盆盆景赠给公园;2021年成立“广州盆景协会”,他被选为会长,并被约请为广东园林学会理事。上世纪60年月初,在广州举行的盆景观赏评选会上,孔泰初创作的一盆九里香、一盆雀梅被评为一等奖。
孔泰初首创“蓄枝截干”造型艺术,创作出雄浑苍劲的“大树型”盆景。培植的“九里香”、“福建茶”等长枝发作性强的树种,注重树木根、干、枝的线条美,树干嶙峋苍劲,树冠丰满,枝条疏密有致,富有画意,活现出田野的风姿,为岭南盆景艺术气概的形成奠基了基础。
素仁僧人(1894~1962):瘦劲潇洒
是广州海幢寺主持、释教界大师。创作的盆景多仿前人倪云林和八大山人画意,取法乎上,于条清瘦,因树取势,不求枝茂,形成扶疏挺秀的“高耸型”盆景。素仁盆景的选材非常怪异,他对盆景行家竞相选择粗、矮、古、曲的可造之材不以为然,而对一些无人问津的瘦、劲、高、飘的桩材情有独钟,随意、旷达、超然、潇洒是其盆景的气概。
莫珉府(1903~1985):自然野趣
闻名岭南画派画家,是“自然型”盆景的成立者,他善于借鉴国画构图创作盆景,构图活泼多样,野趣盎然,虚虚实实,对比鲜明,另具匠心。
“岭南功夫”是岭南传统文化身手的统称。“功”字表功力、功夫之意,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千锤百炼,深厚扎实的技术功夫,绝不能能成为名扬外洋,相承撒播的岭南文脉。每一门艺术技术都展现岭南人的传统智慧和深厚技术功力。《信息时报》开展本次大型专题活动,旨在推动岭南传统文化身手的传播生长,同时希望唤起社会上对岭南文化身手关注人士的共识,提供更多岭南传统身手的线索和素材,聚沙成塔,汇编成刊。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1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