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宗子县林业局副局长赵保孝望着漫山连翘期许道,“等到了盛果期,这里真是‘金山’了,造福于民的好事。” 范丽芳 摄
中新网长治6月13日电 题:山西千年古县的“连翘经”:绿化荒山 增收脱贫
作者范丽芳
六月,北方的夏天已是郁郁葱葱。山西省长治市宗子县的仙翁山绵延数十里,被松树、野生连翘、灌木等覆盖。“连翘既是中药材,也能防风固沙。”12日,宗子县林业局副局长赵保孝望着漫山连翘期许道,“等到了盛果期,这里真是‘金山’了,利在千秋。”
宗子县因尧王大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因其历史悠久,2021年被评为中国“千年古县”。但过去数十年的生长,这里的生长更多依附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本。
近年,宗子县重新结构,计划了30万亩连翘产业基地,希冀其在经济转型和扶贫攻坚中有所作为。
野生连翘提质增效
连翘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在宗子县分布较广,野生的就有5万余亩。“这些野生的也许有二三十年了,以前重要是以生态价值存在。”赵保孝说。为最大程度施展其经济价值,宗子县想设施破解采摘率低、品质差、无管护、无经营等问题。
经调研,当地针对希罕地段的野生连翘补植加密、定株抚育,去除周围杂灌;密度较大地段,考虑其透风透光等因素,间密移栽、简单修剪;在密渡过大、生长虚弱地段,对跨越1.2米的举行平茬复壮,新老更替、逐步刷新。
赵保孝介绍,上述综合刷新措施提高了野生连翘开花挂果率,每亩青翘产量可由原来的25公斤左右提高到150公斤左右。
经过刷新的野生连翘。 范丽芳 摄
30万亩连翘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作为传统农业县,宗子县以栽植玉米为主,种类单一。根据宗子县林业局观测报告,连翘栽植后3年可挂果,5年后进入盛果期,15年后生长逐渐变弱,但在人工抚育和管护下,可生长20到50年。
过去,每到夏天,四周山区农户自觉上山采集青翘。当地人介绍,每斤由初期的1-2元增进至今年6-8元,可延续采集一个月左右,有的人一个夏天收入可超出万元以上。
基于连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2021年开始,宗子县以适宜栽植的林地为依托,打造30万亩连翘产业基地。期间,还制订了相关津贴政策和系列技术扶持方式。“到现在为止,已经种了21万亩,剩下的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宗子县农委主任李伟介绍。
当地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南陈乡经刷新的野生连翘和新栽连翘共计8.35万亩,每年产青翘可到达1250万公斤左右,每公斤按8元计算,每年产值可达1亿左右,除去用工等管理用度,每年净收入可达0.5亿左右。
连翘产业助推脱贫
驱车盘山而上,记者看到山路双方农户们正在给新栽植的连翘浇水。
宗子县委书记李国强曾要求各地要把连翘培育成大产业,把荒山打造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宗子县9个有林州里贫困人口10122,占该县总贫困人口的70%。其中,庞庄村将4865亩野生连翘每10亩为一股折成股份,村民持股比例82.7%,村团体持股比例17.3%,刷新后由村团体组建经营主体,年底分红,既增添村民收入,又实现村团体经济破零。
宗子县副县长申丽光介绍,当地还采取育苗基地普惠贫困户、专业队种吸纳贫困户、连翘林地流转受益分配贫困户三种途径助力脱贫,如栽植连翘的合作社优先吸纳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据统计,近四个月来,共吸纳石哲等州里23个村165名贫困群众务工,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面临初具规模的30万亩连翘产业基地,申丽光坦言,当地连翘多属初加工,销售行业单薄,连翘药材制药企业空缺,“我们希望有识之士来这里观测,将来能形成‘公司+农户’链条,对于落户企业,政府正在计划出台优惠政策。”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1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