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蜿蜒入境的滁河,纵横交织的农田,绵延的水杉大道……“绿色滁州行动”吹响了扮绿城市的“集结号”,“大滁城”四处出现出绿意。为改善滁河流域生态环境,滁州将打造较大的水杉生态林网保护区,在滁河两岸修建一道“绿色屏障”,并通过保护区的建设,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打造全市最大水杉农田林网
珍稀树种水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王国的“活化石”之称。林业专家告诉记者,滁州水杉生态林网始建于上世纪90年月初,到2021年时已基本完成平原地区的林网建设,其较完善时期面积达5万亩。原南谯区黄圩乡、汪郢乡的水杉林网、汪黄路十公里水杉林带以及网络化的水杉农田林网,在安徽省内独树一帜。然而由于利益驱使,不少水杉遭砍伐,并改种杨树,现在只保留水杉林带36条、水杉33955株。
为了改善滁河流域生态环境,打造多成果、多效益的水杉生态林网保护区,滁州拟成立以乌衣镇的柯湖、黄圩、大同圩水杉农田林网为基础的滁河流域2万亩水杉生态林网保护区,并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使水杉总株数到达20万株,打造出一个安徽省特有、滁州市较大的水杉农田林网区。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走进保护区内,一株株挺秀的水杉摇曳身姿,扮靓着滁河大堤,一道道纵横交织的农田林网,让你似乎置身清新的“氧吧”。南谯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保护区拟建“两圩一湖”三片区,即建设柯湖水杉林网生态保护区,打造南谯新城的自然“氧吧”、城郊“绿肺”;建设大同圩水杉生态农业旅行园区,通过恢复水杉林网,举行鱼蚌混养等,打造出“水乡、水杉、水产”生态旅行农业综合园区;建设黄圩水杉生态苗木花卉旅行园区,修建出沟、渠、路、林协调统一的苗木花卉旅行休闲园区。
林业专家介绍说,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水杉生态林网对改善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测算,完善的生态林网能使农作物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增产15-20%。同时,建成后的保护区将集生态防护、水乡特色、物种有数等特色为一体,是展示滁州城乡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1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