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22日,邓晓琴、阙怡、柯秋菊3人挤上了前往巴南二圣的中巴———根据事先3人制订的调研行程放置,下午她们要赶去二圣茶叶基地,调研当地的经济林建设。
闷热的车厢里,3人翻看着前7天留在条记本上的调研纪录:城市绿化、农村绿化、花木基地、护林员……在她们眼中,每天的调研,都像是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课。
一个村八成农民种花木
“在跳石两河村的调研令我们震撼较大,谁人村里,八成的农民都种花木。”20日那天,顶着大太阳,3人途步了半个多小时,从跳石镇到了两河村,“到了村里,村民们的衡宇都是修得很漂亮的一楼一底小洋楼,房前屋后全都栽着绿树,有些小院里还种开花园,和我们想象中的农村太纷歧样了。”
上世纪80年月初,村民胡昌国发现城里人爱花,回家后便开始种杜鹃,当时背一背篼花出去卖,竟能赚上千元。在胡昌国的动员下,双河村80%的村民家都有着自己的苗木地,随着森林重庆建设的开展,村民们的苗木更是供不应求,荷包也逐渐兴起来了。“村民知道的栽植花木知识,比我们从学校里学的更实用,而且也很专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了四年树种培育的阙怡说,与花农们谈天,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知识。
她放弃出国选择回重庆
参加这次调查,在北京林业大学读“草坪管理”专业的邓晓琴则收获了更多惊喜。她说:“现在我学的专业是当初考大学时遵守调配的,刚进大学以为很冷门,不好找工作,怄了半天气。厥后就一心设计结业后出国,到外洋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经过这一周的调研,突然发现自己竟读了个‘热门’专业”。
邓晓琴说,看到森林重庆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草坪景观利用也越来越多,她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前景也更有了信心,“我想我现在已放弃了出国去工作的动机,大学结业后我就回重庆,一起参加森林重庆建设。”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1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