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抑制法桐“毛毛雨”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11月23日,南京市“悬铃木果毛污染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最近取得新成果,通过给法桐注射“植物生长调治剂”,可以使来年果毛削减80%。这一技术有望明年春季在我市推广,后年,南京将有望不再出现满城尽飞“白毛毛”的情景。
悬铃木即法桐,为落叶乔木,被天下许多城市应用为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的称谓。现在我市共有20多万株法桐漫衍在道路两侧。然而每到春天,这些树木都市飘散果毛,极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为此,我市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综合防治技术。
市园林科技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苏继申诉,该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注射法桐用“植物生长调治剂”,位于栖霞区某试验路段的法桐,今年果毛削减了80%,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这一技术的基本历程为:研制能够抑制悬铃木幼果发育的植物生长激素“植物生长调治剂”,然后用钻孔(5毫米左右)、注射(用高压针管)的方式,将“植物生长调治剂”注入树木主干内,调治剂通过树木体内导管的传导作用和叶片蒸腾拉力,迅速充满全树,到达枝条上的幼果内,使得幼果皱缩,来年果毛大大削减。通过技术创新,这种“植物生长调治剂”的成本已经控制在每树1元以下,具备推广的可能。随着条件的进一步成熟,我市有望在明年春季4月份左右,对全市20多万株法桐注射这种“植物生长调治剂”。
昨天确立的“南京园林科研博士照料团”,由22名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的博士或博士后组成。照料团将每两个月主办一次博士论坛。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1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