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十一”长假,盛老伯喜滋滋地对老伴和小孙子说,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在哪里,从未到过农村的小孙子,看见了一垄一垄的农田,看见了大片大片的芦苇,看见了长满水草的沼泽农田;久居公寓的老伴闻到了土壤的芬芳,听到了溪水的轻吟,呼
吸到了忧伤的新鲜空气……这个令盛老伯一家流连忘返的地方就是我市第一个应用多项新技术建成的生态湿地公园??蔷薇园。
废弃荒地变公园
在采菱港西侧、老312国道北侧,原本有个不到4万平方米的老蔷薇园。但是没有敞开的老蔷薇园规模较小、设施老化,内部成果已经跟不上现代生活需求,惠顾的人越来越少。
2021年11月中旬,根据“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蔷薇园扩建刷新工程启动。新公园设计用地面积12.5万平方米,扩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较初走进这片废弃荒地举行现场勘探时,园林设计师们惊喜地发现公园呈南北条状,较南端是一块农田,土地湿润;向北是沼泽地,有水了;再向北有一池浅水塘,水深了;跨过老312国道的公园北区的水塘更深了,由南向北水位越来越深,出现“田、泽、溪、潭”的地貌特色。这令所有设计师都兴奋不已,不约而同地以为,这是制作城市湿地公园的好地方。
田园特色寓“归乐”
采菱路旁的清代“归乐园”(原址)距蔷薇园数百米,“归乐”之名以及其中的“菱溪草堂”给了设计师无限的遐想。
“逝者如斯夫”,而“菱溪”依旧在。园内充分利用原有的湿地条件,保留原有河流及农田,既运用现代简约的造园理念,又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一脉相承,强调以湿地为载体,形成“绿地、文化、人文”的共生空间。通过田、泽、溪、林四种景观形式,形成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并通过水系、田埂、堤岸、道路贯串起来。植物设置方面,从南向北划分突出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的景观特色。为了突出生态湿地公园的特色,园中大多种植了耐水植物。
水杉、芦苇、菖蒲等大量耐水植物和水生植物,再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风貌。走进公园深处,这里另有大片的农田,春季开菜花,秋天种谷稻,一年四季展现着不同的田园风景。种植和收获季节,愿意体验农家苦乐的市民,还能申请加入农家劳动。
脱离茅屋,呼吸着“乡下”新鲜空气的市民,往往发现这里不仅有农村的野趣,另有园林的优美。这里,树林婆娑;这里,溪水静流;这里,幽径曲折。层次厚实、疏密结合、犬牙交织的树木花卉展现了“林”的幽静优美。镜月居、菱溪阁、涵春坞等小楼小屋,以及穿梭于湿地的栈道、步道和亭、廊、花架,让人与湿地实现了完善结合。
蔷薇之园名副实在
蔷薇园的命名,与常州这个“月季之城”不约而同。据蔷薇园设计人员介绍,常州市花??月季实属蔷薇科类,在常州制作蔷薇园实至名归。
尤其是公园北区在原来基础上举行扩建刷新,而且围绕“蔷薇”之名,在植物设置上做足文章,种植大量的蔷薇、野蔷薇、樱花、月季、海棠、梅花、石楠、枇杷等植物,不仅考虑了造型的对比与协调,还注重色彩的协调与融洽,满足季相的适配和互补。公园南区是充满乡村野趣的田园风景区,池塘边、篱笆上随处可见蔷薇。
清静、质朴充满田园之乐的蔷薇园生态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向。家住丽华三村的朱老伯说,原来到其它公园都有点远,现在公园建在家门口,我们小区的住民三天两头就来了,有的带孩子来,有的伉俪俩吃过晚饭散步就过来了,孩子在公园里跑跑,大人在这儿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真不错。
蔷薇园折射造绿新理念 看生态常州建设(下)
池水涟漪、树木葱郁,一派田园风景的蔷薇园,较以前不仅变大了,变美了,而且它作为常州首小我私人工生态湿地公园,应用了多项生态技术,在我市绿化建设中的职位非同小可,是我市营造绿色生态城区、改善城市环境的乐成典型,是绿色龙城的璀璨明珠。
新技术凸显生态看法
蔷薇园利
用德国人工生态湿地技术,为公园制造“活水”。生态湿地的水源是下午,蔷薇园外部虽然有个采菱河,但是河水水质不相符湿地公园的要求。中德生态城市互助项目为公园建设提供了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河水的先进技术。公园水位低的时候,从采菱河取水后经过人工生态湿地的净化,补给内部水循环系统。现在蔷薇园的湿地系统每天弥补80立方米的景观用水,而且它使公园内原有的多个原生态池塘同外界水体相连,确保公园水系为清洁的活水,确保公园水位常年恒定,使整个公园水质、景观都有所提升。
湿地型生态茅厕,破解排污困难。由于公园阵势较低,且原312国道无城市排污系统,因此园林部门与上海交大互助建设了湿地型生态茅厕。该茅厕经过生物降解,对污水中的杂质举行阻挡、过滤、沉降、生物分解,经过硝化反硝化处理到达对氮的分解、磷的沉降。然后通过湿地过滤和植物的吸附到达对污水的处理,使污水经处理能到达国家综合一级排放标准,能直接排入公园内河。
绿色“能源”助力公园运行。蔷薇园采取风能、太阳能等环保能源,经蓄电池提供茅厕的室内照明。遇到延续阴雨或风力较小,该系统能主动切换到交流电,确保不影响茅厕相应成果的正常使用。
新理念促进生态建设
独木难成林。围绕“确立国家园林城市,打造绿色生态常州”的目的,我市投入大量资金举行城乡绿化建设,公园和绿地像珍珠一样遍布常州,交通道路像绿色丝带一样穿梭龙城。
根据城市设计和城市成果结构的调整,我市自2021年以来,先后敞开扩建了兰园、人民公园、翠竹公园、五星公园、园艺博览园、东方广场、荆川公园、芦墅公园、青枫公园、怀德广场、椿桂园、毓秀园、蔷薇园生态湿地公园、市民广场、红梅公园、新北中心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和绿地。而且公园建设还改变了过去封锁造园的做法,敞开公园,还园于民,还绿于民。我市在园林建设历程中还坚持“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建园理念,以常州两千余年文化秘闻为依托,充分挖掘常州历史名人名事名作品,古典事迹古修建,将历史厚重、现代文明与自然山水、园林绿化有机结合。这些充满传奇和诗意的园林文化,让常州市民在享受绿色的同时,还能读到常州的历史和文化。
我市实施的“八路八口”绿化工程,显著改善城市外围环境。去年这一绿化建设工程,新增绿地相当于常州“十五”期间绿化面积的总和。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338省道、新312国道、S239常溧线、S340常金公路、金武公路、S232新常澄路八条道路两侧,都竖起了井井有条的绿色屏风;常州航空港道口、沪宁高速罗墅湾道口、沪宁高速薛家道口、沪宁高速横山道口、沪宁高速常州道口、沪宁高速青洋路道口、沪宁高速戚墅堰道口和沿江高速常州南道口八个重要城市出入口,经过绿化、美化,空间大起来了,道口绿起来了,灯灼烁起来了,景观也美起来了。今年我市将新增绿地2000公顷的新“八路八口”的绿化工程也全面铺开,绿色通道延伸了,绿色窗口又增添了。
金秋十月,满塘荷花的荷园、魅力无限的武进新天地、绿树葱郁的淹城森林公园等一大批新公园、新绿地又建成开放;常州的疆土在这些公园、绿地和绿色通道、绿色窗口的“涂抹”下更绿了,更美了;常州与“绿色生态城市”的距离也更近了。本报记者 周瑾亮
记者感言:曾经,市民心目中偌大的常州只有一个红梅公园;曾经,我们的城市道路越建越宽,行道树却越变越少。市民却惊喜地发现,城市的器械南北都有了绿意盈盈的公园,有了优美开放的绿地;交通干道两侧不管是市内照样市外,都竖起了井井有条的绿色“屏风”。明天,我们还将“同心同德,苦干三年,新增绿地5000公顷,协力建设绿色常州”;我们还将实施城乡绿化“十大工程”,确保新增绿地2000公顷以上;我们将营造结构合理、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绿地系统,起劲实现“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的目的。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2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