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热带的天涯线,总会被高峻的棕榈植物勾勒出优雅的线条;热带的海岸线,总会有婀娜的棕榈植物描绘出优美的边缘;热带的森林中,总会有高产的棕榈植物孝顺出适口的食物;热带的村寨里,总会有多样的棕榈制品让当地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棕榈植物,这个有着2800多个家庭成员的家族。10月1日至7日,将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棕榈园中,走过王莲池旁边的王棕林,走进听雨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贝叶经的制作历程,亲手用铁笔刻下传承千年的文字,接着再来到露兜坊,看一看棕榈有着怎样的生计智慧,了解它背后的那些科学发现,然后在槟榔榭中,尝一尝棕榈制成的各色食物,穿一穿棕叶制成的蓑衣,细细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中还与棕榈有哪些不解之缘。
棕榈园航拍
听雨阁(棕榈文化馆)
——贝叶文化:贝叶经制作历程展示,游客可参与刻写贝叶经。
传承了千余年的贝叶经,是傣族人民的“竹简”,傣语称作“坦兰”,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特制的贝叶棕叶片之上而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贝叶经现在仍然在制作和使用,是傣族文化的集大成者。贝叶经的制作历程重要包罗采摘贝叶棕的叶片、煮叶片、洗濯、晾干、制匣、刻写、穿线等工序。这个国庆节,约请到当地的佛爷来到版纳植物园,向大众介绍和展示贝叶经的制作历程。游客也有时机拿起铁笔,在贝叶上刻写下傣族的祝福语。
在贝叶棕叶片上刻写文字
——蒲扇彩绘:在蒲扇上举行自然绘画,画出你喜欢的广漠自然。
棕榈植物是制作蒲扇的重要原质料之一。在没有空调的岁月,蒲扇可算得上是避暑神器了——随手一挥,便觉清风掠面,暑意全消。在这里,我们准备了蒲扇和颜料,绘制出一把有着自己鲜明特色的避暑神器吧。
——棕榈编织:让双手循着棕榈的纹理,编织出有温度的作品。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叶片,是绿色的载体。当棕榈叶片的绿与编织艺人灵巧的手相遇,叶片便焕发了新的生气。
这一次,我们准备了叶片和对象,等着你带着创意加入进来,一同去挖掘这些叶片中所隐藏的勃勃生气。
棕榈编织作品
露兜坊(棕榈科学馆)
——棕榈故事:棕榈植物怎么防晒?棕榈植物不会分叉吗?诸云云类的奇葩问题一定会让你以为自己以前所知道的都是“假棕榈”,你会发现真的有植物就叫做“假槟榔”。
槟榔榭(棕榈艺术馆)
——种子多样性:从直径3厘米的槟榔种子,到长度可达3米的象鼻棕果序,棕榈植物的多样性让人叹为观止,扶好你的下巴,一起分明棕榈植物的精彩。
——棕榈尝鲜:除了常见的椰子,棕榈植物照样许多美食的摇篮,唯有舒怀才行。
——蓑衣试穿:平时都在博物馆的橱窗后,这次被我们请到了台前,试穿一下,想象着自己和老祖宗对话的场景。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2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