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再过两三个月,这批苗木就可以上市了,一株售价3至5元。”今年68岁的丁青青,蹲在一丘苗木地里,边查看苗木长势边向笔者介绍,“可不要小看这些苗木,它可是我们的‘摇钱树’哩!”
丁青青是菖蒲塘村闻名的“土专家”,也是村里较早引种水果、繁育苗木的“领军人”之一。
菖蒲塘村曾是一个典型的干旱贫困村。山多、耕地少、水缺、路烂,曾是这个地处武陵山片区深处贫困村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八、九十年月起,在王平安、丁青青等村党员及村主干、强人树模引领动员下,率先引种水果。现在,通过近40年生长,菖蒲塘村不仅成为天下闻名的“水果之乡”,照样全县优质水果苗木引种、育苗、树模、推广、服务的较大基地,科技育苗已成为了菖蒲塘村的一张闪亮手刺。
率先繁育苗木,敢做“吃螃蟹”的人
菖蒲塘村繁育苗木,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月。随着村里水果产业不停生长壮大,菖蒲塘村又面临新的瓶颈。
“开始引种水果,我们购置苗木,但成本高,市场苗木也不多!”菖蒲塘村党支部原书记王平安介绍说。
而当时菖蒲塘村水果产业已经起步,单靠从外面购置苗木已无法满足本村生长需求,而且当时市场上苗木也不多,价格贵,生长成本太高,怎么办?
常年在天下各地跑,已经熟练把握嫁接和育苗技术的王平安、丁青青等党员、村主干、强人下定刻意繁育菖蒲塘自己的苗木。
“自繁自育自种,水果产业才能生长壮大!”王平安、丁青青成为了菖蒲塘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一开始他们通过种子播种繁育实生苗,举行嫁接为制品苗,不仅保持品种的优良纯度,加倍速了果树的效果时间。
“实生苗接嫁接为制品苗,虽然保证品种优良纯度,但抗病性稍弱,特别是猕猴桃易发溃疡病。”丁青青表示。
为了提高猕猴桃抗性、加强免疫力,他们不停举行创新,探寻改善育苗方式。
经过频频试验和选育,丁青青最终发现了“9801号”水杨桃(学名对萼猕猴桃)砧木,利用水杨桃砖木嫁接,极大降低了猕猴桃发病率。
“菖蒲塘村生长长期不衰,就是敢于走在别人前头,不停举行创新”,提起乐成选育水杨桃砖木嫁接,丁青青显得相当自豪。
现在,这种嫁接方式已在天下各地推广,得到了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可,成为菖蒲塘村的又一个“当家产业”。
从内需转向外销,乐成打造育苗产业
随着菖蒲塘村水果产业不停生长壮大,逐渐动员了周边县市、州里、村随着生长。与此同时,天下各地也开始大面积栽植猕猴桃。
产业规模扩大,市场对苗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敏锐的菖蒲塘人,实时地捕捉到这个市场商机。
上世纪90年月起,他们开始大面积繁育苗木,截至2021年底,全村育苗达540多万株,年创收入1020余万元。
“菖蒲塘苗木已经脱销天下各地,每亩创收6万元以上,效益好,供不应求。”提起村里猕猴桃苗市场销售情况,今年68岁的丁青青颇为激动,脸上也露出了光耀的笑容。
去年,丁青青通过繁育苗木就实现了20多万元创收。“今年收入可能翻一番哩!”丁青青笑得加倍光耀。
村民田茂华过去栖身在土砖房里,他通过繁育苗木、栽植水果,每年实现创收10余万元,不仅建起了“小洋楼”,还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日子一年一个变化,生活加倍有盼头!”田茂华自信地说。
过去顶着“贫困户”帽子的村民田儒兵,通过繁育苗木、栽植水果,也顺利脱贫致富。
随着菖蒲塘村育苗产业一步步生长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栽植水果、繁育苗木,实现增收致富,育苗已经成为菖蒲塘村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是菖蒲塘村乐成打造出的又一张闪亮手刺。
做大育苗基地,唱响菖蒲塘村品牌
今年,菖蒲塘村在做优现有苗木产业基础上,积极拓展生长思路,丰富育苗品类,积极打造玉成县乃湘西地区优质水果苗木引种、育苗、树模、推广、服务基地。
“今年,菖蒲塘村育苗产业实现了两大突破!”在菖蒲塘村新村部,驻村工作队队长隆海江兴奋地表示。
据隆海江介绍,今年6月,菖蒲塘村乐成与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签署了共建科技育苗基地互助协议,根据双方协议,菖蒲塘村负责提供土地、技术、科技育苗等服务,凤凰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负责订单采购,2021年菖蒲塘村要完玉成县6000亩猕猴桃产业面积的科技育苗供应任务。
与此同时,菖蒲塘村还与县苗圃互助在吉信镇飞地近200亩,培育优质黄金茶苗,年产苗木达2000万株,所产茶苗直接对接全县供应。
“仅这两项,预计为村整体经济增收百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继续做大做优我们水果、育苗等产业,唱响我们菖蒲塘村品牌。”对菖蒲塘村将来育苗生长,隆海江满怀信心。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6654.html。